维克多·E·弗兰克尔: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维克多·E·弗兰克尔: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在纳粹集中营的炼狱般的日子里,一位年轻的犹太心理学家维克多·E·弗兰克尔,不仅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更在那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他后来创立了“意义疗法”,成为继弗洛伊德、阿德勒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全球销量逾千万册,被誉为“美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
从集中营到心理学大师
1905年,维克多·E·弗兰克尔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作为犹太人,他在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集中营,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他的父母、妻子和兄弟都在集中营中丧生,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下来。
这段惨痛的经历并没有击垮弗兰克尔,反而成为了他思考生命意义的起点。在集中营里,他观察到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人们仍然可以保持精神的自由和尊严。这种深刻的洞见,成为了他后来创立“意义疗法”的基础。
战后,弗兰克尔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和哲学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知名学府担任教授。他创立的意义疗法,被公认为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并驾齐驱。
意义疗法:寻找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认为,人类存在的核心动力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求乐意志”,也不是阿德勒所说的“求权意志”,而是“求意义的意志”。他提出了意义疗法的三个基本命题:
意志的自由:尽管人类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多重限制,但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态度和立场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是实现生命意义的前提。
意义意志:人类最基本的动力不是自我实现,而是在存在中发现和实现意义。这种追求不是为了获得某种东西,而是在对整体的责任中体现价值。
生命意义:生命意义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双重属性。它不是被给予的,而是需要被发现的。每个人的生命意义都是独特的,需要通过个人的选择和行动来实现。
弗兰克尔还提出了获得生命意义的三条途径:
- 创造和工作: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和工作,实现个人的创造性价值。
- 体验意义的价值:通过爱、人际关系和文化体验,实现经验性价值。
- 对不可避免的苦难所采取的态度:即使在无法改变的困境中,也可以通过选择态度来实现态度性价值。
实践中的生命哲学
弗兰克尔的生命哲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临床实践,展示了如何在极端困境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例如,他曾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位患者因挚爱妻子的去世而陷入深深的沮丧。弗兰克尔告诉他:“你承受的痛苦,是在为避免你的妻子遭受同样的痛苦而付出的必然代价。”这个故事完美地诠释了爱与痛苦的结合,展示了如何在最黑暗的时刻找到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的思想对现代人具有深远的启示。在当今社会,许多人面临着存在性空虚、生活目标缺失等问题。他的理论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外在的成功,而在于发现和实现个人的独特价值。正如他所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维克多·E·弗兰克尔的生命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发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是我们应对生活挑战的最好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