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东北三省农业新动向:科技赋能土地利用大变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东北三省农业新动向:科技赋能土地利用大变革

引用
科学网
6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5/1/382977.shtm
2.
https://marxism.ssap.com.cn/catalog/6573699
3.
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40824/c18b1cfa92b8483b88df36da6dd962ba/c.html
4.
https://cdo.develpress.com/?p=16576
5.
http://jl.news.cn/20241021/4838263d94e142f08f1a20048dc58e13/c.html
6.
https://www.jnr.ac.cn/CN/10.31497/zrzyxb.20240512

东北三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在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通过优化耕地利用格局,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研究显示,合理规划耕地利用格局、持续开展土地整理以及提高耕地聚合度,可以在保证耕地有效数量的同时,促进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解决粮食需求扩大与区域性不足的矛盾,也为东北三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01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东北肥沃的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指出,我国东北黑土地总面积109万平方千米,其中典型黑土地耕地面积1853.33万公顷,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联合东北三省一区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同年6月,中国科学院启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旨在用科技力量筑牢“黑土粮仓”。在这场“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中,东北地理所担任“先锋军”。

随后,中国科学院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快速聚集院内34家研究机构、院外71家单位1300余人的科研“集团军”,积极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作为“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前线总指挥,东北地理所所长姜明带领团队围绕黑土地力提升、肥沃耕层构建开展科技攻关,打造“用得上、有影响”“推得开、留得下”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硬核技术,构建更加成熟、有效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为用好、养好黑土地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贡献。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实施以来,这支科研“集团军”把智慧和汗水挥洒在广袤的黑土地上。针对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的退化问题,他们解析了黑土区主要侵蚀过程的临界地貌特征,构建了漫川漫岗黑土区土壤侵蚀量的估算模型,阐明了黑土有机质演变特征及积累机制;针对不同区域的农业资源禀赋与气候特征,他们不断解决制约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基础科学问题,在7个万亩级示范区初步构建了“梨树模式2.0”“龙江模式”“大安模式”“辽河模式”“大河湾模式”“三江模式”“齐齐哈尔模式”等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样板。

02

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现代农业新范式

2024年,黑龙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侵蚀沟治理和农田防护林更新修复一体化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1400万亩、治理侵蚀沟1.2万条,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

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一家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检修拖拉机上的卫星定位系统。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一家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查看耕种卫星地图。

03

科技创新: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在吉林省梨树县孤家子镇两家子村,当地农业发展服务站高级农艺师兰雨壮(左)与四平市强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查看玉米长势(无人机照片)。多年来,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的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强化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支撑作用,持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与梨树县共同成立“科技小院”。十几年来,众多农业相关专业的青年学生扎根农村、扎根黑土地,围绕黑土地保护工作编写“高产高效技术规程”,让“耕地中的大熊猫”生产出更多粮食,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投入成本。

北方粳稻育种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依托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在粳稻种质创新与改良、优质新品种选育、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育种、生理生态及生产技术集成等方向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这是2024年4月28日,工作人员在实验室进行水稻分子生物学实验。

2024年3月13日,黑龙江北大荒(佳木斯)精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测试北斗自动驾驶仪产品。

04

成效显著: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江模式”以天空地监测与水肥智能管控为核心,辅以白浆土旱田深松减障、水田改造、坡耕地水蚀防控、智能变量施肥等技术集成的现代农业技术模式。现在,“三江模式”已推广至北大荒农垦集团友谊农场、曙光农场等16个农场,实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粮食增产5%~22%、水土流失减少70%的综合效益。

2023年,彰武县承接了国家首批玉米单产提升项目。经测产,项目区平均亩产达到1745斤以上,亩增产680斤以上,平均单产水平提升64%以上。

黑龙江省海伦市是中国有名的大豆之乡,土壤剖面分布着大于30厘米的中厚层黑土。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海伦站)始建于1978年,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依托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现为东北地理所)建设,是中国科学院在我国东北黑土区设置的长期、综合性的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

这些改革措施和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东北三省的粮食生产能力,也为全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随着更多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东北三省必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