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颖辉医师推荐:慢性咽炎中医养生疗法
蔡颖辉医师推荐:慢性咽炎中医养生疗法
慢性咽炎是常见的咽喉疾病,中医治疗具有独特优势。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中医药学院的蔡颖辉医师指出,慢性咽炎属于中医"梅核气"范畴,主要由饮食不节、劳伤过度或久病导致五脏六腑虚弱、津液不足引起。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和整体调理,通过中药内服、外用喷雾、茶饮疗法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的三种主要类型
慢性咽炎在中医辨证中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阴虚津亏型:主要表现为咽喉干燥、瘙痒严重、灼热燥痛,喝水后疼痛减轻,干咳无痰,手足心热等症状。治疗应以滋润咽喉、润肺养阴为主,常用药物有沙参、麦冬、玄参、乌梅、贝母、石斛、玉竹、丹皮、薄荷、生甘草等。
阴虚火旺型:主要症状为咽干不适、发痒干咳、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性生活后症状加重。治疗应以清利咽窍、滋阴清热为主,可选用知母、熟地、桔梗、生甘草、黄柏、山萸肉、枸杞子、丹皮等。
脾气虚弱型:主要表现为咽喉干痛,说话多则症状加重,伴有乏力气短、纳差便溏等。治疗应以补脾益气为主,常用方剂成分为白术、扁豆、人参、黄芪、花粉、麦冬、桔梗、柴胡等。
具体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根据辨证类型选择不同方剂。例如,阴虚型可用清咽饮(金银花30克,胖大海、麦冬各15克,桔梗10克,大青叶20克,甘草10克);脾胃虚弱型可用润肺止咳汤(沙参、桔梗、紫菀、款冬花、杏仁、枇杷叶、炙百部各10克,麦冬15克,甘草6克)。
外用喷雾:可自制咽炎喷雾剂。阴虚型组成:玄参6克、麦冬6克、藏青果6克、乌梅3克、桔梗6克、甜叶菊叶1克;脾胃虚弱型组成:党参6克、炒白术6克、浙贝母6克、陈皮6克、大枣6克、炙甘草3克、甜叶菊叶1克。将药物浸泡后煎煮,倒入喷瓶中使用。
茶饮疗法:适合老人与儿童。可使用洋槐花茶,将槐花晒干与2-3枚胖大海一起用沸水浸泡,代茶饮用。也可直接取10颗槐花,水煎代茶饮。
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忌烟酒。饮食上宜清淡,多吃水果、新鲜蔬菜等。
其他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急性期效果较好。可选择少商穴、少泽穴、合谷穴、尺泽穴、内庭穴、关冲穴进行针灸。
推拿疗法:适用于小儿患者。通过揉按合谷、风池、天突、风门、肺俞,拿捏大椎穴,二龙戏珠,自上而下摩推胸锁乳突肌等手法治疗。
穴位贴敷:用细辛、牙皂、麻黄制成药液,用棉球浸透后贴于天突穴。
慢性咽炎是一种顽固性疾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和调理。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和整体调理,通过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复发。同时,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病情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