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慈禧太后也爱吃的北京炸酱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慈禧太后也爱吃的北京炸酱面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ad/content/202412/04/content_30032794.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9Q9NMN0542Q5CG.html
3.
https://www.sohu.com/a/837322473_121124744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P3DV620528Q3T5.html
5.
https://m.xiachufang.com/recipe/107365365/
6.
https://m.xiachufang.com/recipe/107330828/
7.
https://www.howansem.com/article/2758.html
8.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beijing-1-121560657/
9.
https://www.ellechina.com/fashion/news/a37957201/1634196092/

相传,在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逃到了西安,途中在一家小店吃到了一种十分好吃的素酱面,于是吩咐大太监李莲英把做面的人带到北京为她做面,而炸酱面就这样落户到北京。虽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北京人对炸酱面深厚的感情。如今,北京炸酱面已成为一道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01

一碗面里的京味传承

“今儿吃什么?”这是北京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棒子面长期占据主食的重要地位,偶尔吃一顿大米饭或白面馒头就是改善生活了。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也不再稀罕,但北京人最为不舍的,还是那碗炸酱面。

02

精湛工艺,方能成就一碗好面

炸酱面的精髓在于炸酱。选用东北大豆酱,兑入1/5甜面酱,再买一块五花肉,去皮,切成手指盖大小的肉丁。炸时,锅中倒入食用油,先放姜末,煸出香味再加入肉丁,小火慢炒,待色至微黄,加入酱料慢慢熬制。这时,火候的把握非常重要,火小了酱香味出不来,火大了酱容易焦糊。

面条的制作也很讲究。温水和面,面偏硬为好。面团揉好后,醒半个小时,再揉;继续醒面,再揉,让面上劲儿,这样做出的面条才筋道;最后,把面团擀成薄厚适中的面片,切成或细或宽的面条,水开下面,齐活。

菜码也有讲究。黄瓜丝、胡萝卜丝、绿豆芽,必不可少;黄豆、青豆、芹菜末、香椿芽、白菜丝,就因时而宜了。拌面也不能马虎。北京人讲究,每一根面条都要均匀地裹上酱,才能够充分享受到独特的味觉体验。

03

京味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炸酱面承载着浓厚的北京文化记忆。它不仅是北京人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情感寄托。在北京,炸酱面有“文吃”和“武吃”两种方式,体现了北京人的豪爽与侠义。同时,炸酱面也寄托着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成为连接亲情与乡愁的纽带。

04

传统美食的现代创新

近年来,炸酱面也在不断创新。比如,肯德基就推出了北京炸酱面产品,选用口感爽滑的顶级玉带面,搭配黄瓜丝、胡萝卜丝、心里美丝、西芹丁四种菜码。五花肉炸酱选用优质猪后腿肉,以肥瘦3:7的黄金比例炒制,慢火熬制出浓郁的酱香。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保留了炸酱面的传统风味,又满足了现代人对便利化的需求。

一碗炸酱面,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段历史,一份乡愁,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北京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家的眷恋,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碗充满京味的炸酱面,始终是北京人心中最温暖的味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