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北小年大不同:从糖瓜到年粽的饮食文化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北小年大不同:从糖瓜到年粽的饮食文化之旅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1547607_120997562
2.
https://www.sohu.com/a/849157804_120950953
3.
https://www.sohu.com/a/851475220_121956424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B1I6T205568M7I.html
5.
https://www.sohu.com/a/755844233_121345914
6.
https://club.qingdaonews.com/showAnnounce_2_7716377_1_0.htm
7.
http://www.news.cn/science/20250123/b667ccfa0fd442ce92d6bfb3d1e1c220/c.html
8.
https://news.hangzhou.com.cn/shxw/content/2025-01/22/content_8846760.htm
9.
https://www.autohome.com.cn/ask/1705084.html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随着这熟悉的“忙年歌”响起,小年如期而至。然而,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南北方的小年并不在同一天——北方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则是腊月二十四。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日期上,更体现在各自的饮食习俗中。

01

糖瓜:甜蜜的开始

在北方,小年最具代表性的食物莫过于糖瓜。这种用麦芽糖制成的甜食,不仅口感酥脆香甜,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坚瓠续集·小尽大尽》记载,清朝皇宫为节省开支,将祭祀灶王爷与拜祭祖先合并在腊月二十三进行,这种做法逐渐影响到北方民间,而南方则继续沿用古制,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糖瓜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以山东莱芜的陈楼糖瓜为例,这种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糖瓜,需要经过熬糖、炒糖、拔糖、勒断成球等多道工序。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间,如今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糖瓜”专业村,这份甜蜜的事业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

02

南北饮食大不同

北方的小年,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主角。饺子形状像元宝,寓意招财进宝。在包饺子时,还有个讲究:如果馅和面都用完了,这时一定不要说“包完了”,而要说“包满了”。因为“包完了”意味着好事完结,新的一年很可能诸事不顺。而“包满了”,则寓意着来年粮食满仓、一切顺利。

与饺子相得益彰的是火烧,尤其是对于河南人来说,没有火烧的小年算不上完整的小年。火烧和烧饼很像,发面后的面饼里铺上油酥、盐、花椒面、或者白糖,卷成小圆饼在火上烙制成金黄色,咬一口,外酥里软,香喷喷的。还可以像吃肉夹馍一样,包着碎肉、鸡蛋、葱花、辣椒来吃。小年里吃着热热乎乎的火烧,也寓意着一家人在新年里团团圆圆,美满幸福。

南方的小年,则是另一番风味。年糕和汤圆是南方人餐桌上的主角。年糕寓意“年年高升”,汤圆象征团圆,鱼寓意“年年有余”。在广西,人们过小年要吃“年粽”,取“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的吉祥之意。不同于端午的小粽子,年粽多为长方形的大粽子,里面包有绿豆、猪肉等各种家人喜欢吃的馅料。

在山东一些地区,不少人家在小年这天要忙着蒸枣花馍、寿桃、喜饽饽等面食,这些蒸出来的面食又叫“面花”,小年吃面花,寓意着日子甜甜蜜蜜、生活蒸蒸日上。当地的一些老字号、食品加工厂也会在小年前后加班加点、赶制传统面食,来供应节日市场。

03

节日背后的温情

无论是北方的饺子、火烧,还是南方的年糕、汤圆,这些食物背后都凝聚着中国人对家庭团圆、生活美满的期盼。小年不仅是祭祀灶王爷的日子,更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时刻。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这些传统习俗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那份最质朴的亲情与温暖。

“年到年到,糕糖祭灶”,“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四,灶王爷上天”等民谣里提到了“糖瓜”“祭灶”,小年也被称为祭灶节。这一天,灶王爷会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由此决定一家人的祸福吉凶,于是人们就用糖瓜祭祀,意在让他汇报工作时多说“甜言蜜语”,保佑全家吉祥安康。

南北方小年的饮食差异,正是中国饮食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这种差异不仅源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更凝结着各地人民的生活智慧与文化传承。无论是哪一种美食,都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庭团圆的期盼,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些传统美食,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甜蜜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