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怎样充电才安全?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燃”
电动车怎样充电才安全?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燃”
近日,南京雨花台区“2•23”火灾事故再次敲响了安全警钟。据报道,这起火灾的起因是高楼架空层停放的电瓶车起火,目前已造成了15人遇难,44人入院治疗,教训十分惨痛。随着电瓶车的普及,类似的充电安全事故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很多都是由于电瓶车车主的不当使用造成的。
电瓶车为何屡屡引发火灾?
1. 充电线老化
电瓶车充电线路老化是导致电路短路起火的主要原因之一。电瓶车使用时间长了,充电线路容易老化、磨损,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并更换,就可能引发短路,从而引发火灾。因此,定期检查充电线路并及时维修更换,是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2. 充电器不匹配
充电器不匹配也是导致电瓶车充电起火的原因之一。如果充电器输入的电压过高或超过额定的输入电压标准,就可能引发变压线圈烧毁,从而引发火灾。因此,大家在选择充电器时,一定要选择与电瓶车电池相匹配的充电器,避免使用不匹配或质量不合格的充电器。
3. 充电时间过长
现在很多电瓶车用的都是锂电池。目前市面上的锂电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三元锂,一种是磷酸铁锂。以三元锂电池为例,其内部极限温度是200℃,如果充电时间过长,可能导致锂电池出现析锂现象,进而高温起火、爆炸。
这些违规充电操作,你有中招吗?
很多电瓶车车主在日常充电时,常常为了图方便、省钱等而采取一些违规充电操作,大大增加了电瓶车充电的安全隐患,比如下面这些:
1. 室外飞线充电
许多车主为了方便,会在户外私拉乱接电线进行充电。这些裸露在外的电线经过暴晒、雨淋,容易漏电引发火灾。特别是在电线老化或电瓶车本身电瓶出现问题时,火灾风险更是大大增加。
2. 整夜长时间充电
电瓶车充电时间越长,充电器外壳温度就会越高。部分车主喜欢整夜长时间充电,动不动就10多个小时,这不仅容易导致电池过充,还可能使充电器或电池内部过热,引发火灾。
3. 违规室内充电
部分车主为了自己方便,将电瓶车停放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进行充电。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像这次南京火灾一样造成整栋建筑的大火。同时,楼道里的电瓶车还会阻断逃生通道,增加人员伤亡的风险。
4. 使用劣质充电器
价格低、质量差的充电器往往内部只有散热扇和散热板,没有断电保护板,因此不具备自我保护、自我断电的作用。这样的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较容易引起电池过热,进而引发火灾。
5. 违规改装电瓶车
部分车主为了追求更高的速度和更长的续航里程,擅自改装电瓶车的动力电源,破坏了整车电气线路的安全性能。这样的改装车在充电时非常容易引发电气线路过载、短路等故障,进而导致火灾。
电瓶车如何正确充电,记住这八条
为了确保电瓶车的充电安全与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建议大家充电时做到以下几点:
- 控制充电时间:铅酸电池充电时间通常为8
10小时,冬季可延长至12小时;锂电池充电时间应控制在68小时,不要过充。 - 使用匹配的充电器:选择与电池相匹配的充电器,避免使用不合适的充电器对电池造成损害。
- 选择合适充电环境: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充电,避免高温、潮湿或密闭环境下充电。
- 骑行后适当冷却:骑行结束后,让电池自然冷却半小时左右再进行充电。
- 定期检查充电器:定期检查以确保充电器内部零件正常工作,提高充电效果和电池安全。
- 远离可燃物:电瓶车充电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以免起火后引燃附近物品,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 严禁在室内充电:使用小区内的充电桩等安全充电设施充电,严禁在室内、楼道内充电或其他不安全的充电方式。
- 禁买不合格产品:不合格的电瓶车、电池、电线、充电器,会增加火灾风险。所以一定要选购正规合格的电瓶车及配件。
如果发生电瓶车火灾,应该怎么办?
1. 尝试灭火
电瓶车锂电池起火的特点是:着火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燃烧温度高,扑灭较困难。一般来说,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这两种灭火器只能扑灭锂电池燃烧的外部火焰,阻止周围物体的燃烧。用水/水基型灭火器既能消除明火,又有一定冷却作用,因此是锂电池起火应急处置的首选。
需注意的是,如果是插了交流电的锂电池起火,一定要先拔掉电源再浇水,否则,不仅会有触电风险,还会引发因220v交流电电解水而产生二次火灾。
2. 迅速撤离
若火势无法控制,进入猛烈燃烧阶段,生命安全高于一切,这时我们应迅速撤离现场。由于锂电池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因此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有毒气体的吸入,并尽量贴近地面爬行,避免烟雾和高温。
3. 拨打119火警电话
在撤离的同时,务必保持冷静,有条件时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求助。报警时记得提供准确的火灾地点、火势大小和有无人员被困等信息,以便消防员迅速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