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和平大钟:一座铭记历史的丰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和平大钟:一座铭记历史的丰碑

引用
6
来源
1.
https://www.nanjing.gov.cn/zzb/ywdt/njxx/202412/t20241213_5031863.html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5%8C%97%E5%B8%82%E5%90%8D%E4%BA%BA%E9%8A%85%E5%83%8F%E5%88%97%E8%A1%A8
3.
http://www.chinaql.org/n1/2024/0722/c420265-40282923.html
4.
http://www.hebmj.com/CN/item/downloadFile.do?id=24
5.
https://www.jsthinktank.com/zhikuyanjiu/202410/t20241016_8409828.s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6%97%A5%E4%BD%94%E6%99%82%E6%9C%9F

和平大钟,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这口重达6.6吨的大钟,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纪念物,更凝结着设计者、铸造师以及无数爱国华侨的心血与期望。

01

设计理念:以钟声铭记历史

和平大钟的设计方案出自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齐康教授之手。他采用抽象雕塑形式,将钟架设计为“倒下的30万人”的概念,挂钟处则呈现“人”字形,寓意深远。这一设计不仅体现了对30多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更寄托了对和平的向往。

大钟的尺寸和重量也蕴含着特殊的意义:高度3米象征30多万遇难同胞,下摆口径1.937米对应1937年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而总重量6.6吨则纪念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66周年。这些数字的巧妙运用,使得和平大钟成为了一座承载历史记忆的丰碑。

02

铸造之路:从搁浅到重启

和平大钟的铸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1996年,就有提议制作一口重达60吨的“警世钟”,但由于资金问题,这一计划被迫搁浅。直到2002年,在旅日华侨的资助下,项目才得以重启,并最终命名为“和平大钟”。

金陵古青铜艺术研究所的王钟泉先生及其团队承担了铸造重任。他们采用传统的泥范浇铸法,经过精心制作,确保了大钟音质的完美。2003年12月13日,和平大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式落成并首次撞响,其深沉的钟声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段惨痛的历史。

03

背后的爱国情怀

和平大钟的落成,离不开旅日华侨的无私捐助。他们的善举不仅体现了对祖国历史的尊重,更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为大钟题写了“和平大钟”四个大字,为这件艺术作品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和平大钟都会被撞响。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聚集在纪念馆前,通过这一庄严的仪式,缅怀遇难同胞,铭记历史教训,祈愿世界和平。和平大钟不仅是一座纪念物,更是一座精神丰碑,提醒着世人珍惜和平,开创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