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牛黄解毒片新规定:孕妇、儿童禁用!一文读懂用药风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牛黄解毒片新规定:孕妇、儿童禁用!一文读懂用药风险

引用
39健康网
8
来源
1.
https://cm.39.net/a/241102/c9ueq3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39146360_599870
3.
https://news.cnr.cn/native/gd/20241116/t20241116_526978118.shtml
4.
https://zyp.yilianmeiti.com/compare/70737_40658
5.
http://wsjkw.hangzhou.gov.cn/art/2024/11/18/art_1229113704_58939452.html
6.
https://finance.sina.cn/2024-11-16/detail-incwfyae8532170.d.html?vt=4&cid=76675&node_id=76675
7.
http://www.gxjfk.com/goods/detail.html?id=SPZ00018809
8.
https://finance.sina.cn/2024-11-16/detail-incwfyak2241142.d.html?vt=4&cid=76675&node_id=76675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重要通知,要求牛黄解毒片明确禁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这一新规的出台,引发了公众对这款常见中成药安全性的广泛关注。

从一则真实案例看牛黄解毒片的风险

35岁的黄女士是一位热爱运动的全职妈妈,平时非常注重健康。然而,最近她却遇到了一系列怪事:先是感觉浑身没力,肚子胀胀的,随后全身皮肤开始变黑,尤其是手掌和脚底,呈现出一种病态的黑色。更令人担忧的是,她还出现了发热、月经不调、手脚麻木、胃口不好等症状。

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检查发现,黄女士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低于正常范围,同时存在内分泌功能紊乱、肝功能异常、腹水、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系统损害。然而,她的免疫指标、肿瘤指标、微量元素等一切显示正常,也没有发现常见的感染、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迹象。

经过多学科专家会诊,医生们最终锁定一个目标——砷中毒。经检测,黄女士的尿砷含量高出正常人十倍。进一步调查发现,黄女士为了缓解便秘,自认为是上火,便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以清热解毒,不间断地吃了三年。医生表示,牛黄解毒片里的“雄黄”有较强的毒副作用,长期或大量服用可能会引起慢性砷中毒。

牛黄解毒片的成分风险

牛黄解毒片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等,其中雄黄是主要风险来源。雄黄的主要成分是四硫化四砷,在高温下可被氧化成剧毒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长期服用含有雄黄的药物,可能会导致慢性砷中毒,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疣状增生,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增加患癌风险。

特殊人群用药禁忌

  1. 孕妇禁用:牛黄解毒片所含雄黄等成分对孕妇和胎儿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应禁用。

  2. 哺乳期女性禁用:牛黄解毒片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哺乳期女性也应避免服用。

  3. 婴幼儿禁用:婴幼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禁止服用牛黄解毒片。

  4. 年老体弱者慎用:由于年老体弱者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程度降低,服用该药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5. 脾胃虚寒者慎用:牛黄解毒片有可能加重脾胃虚寒,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不适宜脾胃虚寒者服用。

  6. 过敏患者禁用:对牛黄解毒片中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禁止服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安全用药建议

  1. 牛黄解毒片不是非处方药(OTC),需凭医生处方购买,确保患者在专业指导下正确使用。

  2. 严格遵守“急三慢七”的用药原则,即一般疗程为三天左右,若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则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若症状有所缓解但未完全消失,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是否继续用药。

  3. 牛黄解毒片不可长期连续服用,无论是每日固定时间服用还是间断性服用,均可能导致慢性砷中毒,严重威胁健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规定,连续服用时间不应超过六个月。

  4. 在服药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和油腻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削弱药效。

  5. 牛黄解毒片不宜与其他含有雄黄的药物或温补类、助阳类中成药同时服用,以防产生不良反应。

牛黄解毒片作为传统中药,在缓解上火症状方面确实有一定效果,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更应严格遵守医嘱,谨慎用药。公众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应树立合理用药的意识,切勿自行判定病情后随意服药,以保障自身健康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