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腰文鸟:一种独特的亚洲梅花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腰文鸟:一种独特的亚洲梅花雀

引用
1
来源
1.
https://dongniao.net/nd/9624/%E7%99%BD%E8%85%B0%E6%96%87%E9%B8%9F/White-rumped+Munia/White-rumped+Munia

白腰文鸟(英文名:White-rumped Munia,学名:Lonchura striat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的雀形目梅花雀科鸟类。它们以其独特的白色腰部和腹部而闻名,不仅在野外有着广泛的栖息地,也是颇受欢迎的宠物鸟。本文将详细介绍这种美丽小鸟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繁殖行为以及保护现状。

白腰文鸟(英文名:White-rumped Munia,学名:Lonchura striata),是雀形目梅花雀科文鸟属的小型鸟类。俗名: 白丽鸟、禾谷、十姊妹、十姐妹、算命鸟。显著特征为黑色脸部、褐色背部和两翼,以及独特的白色腹部和腰部。分布广泛,自印度、斯里兰卡至中国东部、台湾,以及东南亚至印尼苏门答腊岛等地。该鸟在农业区、草地、灌木、林地边缘常见,能适应多种环境。

外形特征:成鸟体长约11至12厘米,体重约9.5至13克。头部、背部为黑褐至暗褐色,面部和喉部至上胸为黑褐色,背部有细密的淡色羽轴条纹,腰部和下腹部纯白色,下腹及尾下覆羽为棕色。眼虹膜深棕至暗红棕色,眼圈灰色;喙上部深灰,下部淡蓝灰色;腿灰色。雌雄外观相似,幼鸟为赤褐色,上体有不明显条纹,腰部淡灰色,胸部淡赤色,下体淡灰色,尾下覆羽较暗淡的灰褐色。

鸣叫特征:雄鸟的响亮叫声为单声“peep!”,雌鸟则发出双音或颤音“trtrrrt”。歌唱时,发出一系列快速上升后下降的音符,有时伴有干燥金属般的颤音,如“pit pt pit spee boyee”或“prt prt prt, spee, boyee”,结尾音调下降。

生活习性:白腰文鸟栖息于干燥开阔的草地至灌木丛生的开阔地带、森林边缘、杂草丛生的空地、灌木丛、种植园、村庄花园、稻田,偶尔在城镇和城市中出现。在印度,主要生活在海拔1200米以下,夏季会上升至2500米;在马来西亚半岛,可到达2000米以上的山峰。该鸟高度移动,表现出季节性局部迁移,包括海拔迁移。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较长,几乎全年均可在印度(主要是2月至9月)和泰国繁殖,马来半岛全年繁殖(主要是1月至8月),繁殖高峰与稻谷成熟期重合。雄鸟在求偶时会弯腰,腿部弯曲,腹部和颈后羽毛蓬乱,尾羽展开并高于身体,接近雌鸟时会从一侧转向另一侧。巢由雄鸟提供材料,雌鸟构建,通常为粗草茎和竹叶制成的不规则球形,内部铺以细草和其他纤维,位于离地1.5至8米的灌木或树木中,有时建于现有洞穴中。每次产卵3至6枚,较大的巢(多达10枚)可能是多个雌鸟的产物;孵化期在圈养条件下约为14天;雏鸟皮肤粉红色,裸露或有少量绒毛,口裂白色,口腔表面黑色,腭部黄色,带有U形弯曲条纹和两个小点,以及舌周环状标记。

区别辨识:白腰文鸟与其他文鸟如斑文鸟的区别在于明显的白色腰部和腹部。此外,不同亚种在下体条纹和头部黑褐色程度上存在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白腰文鸟广泛分布于远东地区的印度和斯里兰卡至中国东部、台湾,以及东南亚至印尼苏门答腊岛、Lingga和邦加岛。在中国大陆,常见于平原及山脚,较少见于高山。

其他:白腰文鸟在世界各地作为宠物和生物模型物种广泛圈养,其圈养变种被称为社会雀或孟加拉雀,拥有各种颜色和图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