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警惕!勿成“两卡”犯罪“工具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警惕!勿成“两卡”犯罪“工具人”!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53641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其中"两卡"犯罪是重要源头之一。所谓"两卡",一般是指电话卡、银行卡以及第三方支付账户等。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收购、出售、出租这些卡,用于洗钱、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两卡"犯罪的相关知识和防范措施。

什么是"两卡"犯罪?

所谓的"两卡"一般是指电话卡、银行卡以及第三方支付账户等。电话卡既包括我们平时所用的三大运营商手机卡、虚拟运营商电话卡、物联网卡等;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及结算卡、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账户等。

"两卡"犯罪活动主要包括:

  1. 非法通过QQ群、微信群组织人员使用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帮助诈骗分子收取、转移赃款并从中赚取部分"佣金"。
  2. 非法买卖、出租、出借、假冒他人身份或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卡(含企业对公账户及其单位结算卡、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账户)、电话卡(含物联网卡、流量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等。
  3. 非法制造、买卖、提供或者使用电话卡批量插入设备,具有改变主叫号码、虚拟拨号、互联网电话违规接入公用电信网络等功能的设备、软件。
  4. 非法出售、提供个人信息,用于注册或出租、出借互联网账号或帮助他人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等方式转移、隐匿涉案资金。

非法买卖"两卡"的危害

非法买卖"两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生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电话卡,不但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还会被用于网络贩毒、网络赌博等犯罪中,这些犯罪现象对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更关键的是,很多不明真相的大学生、市民,在被开卡中介忽悠后,不惜牺牲自己的信用办理电话卡、银行卡进行贩卖,最后受到法律惩处或者信用惩戒,十分让人痛心。

非法买卖"两卡"可能承担的严重后果

  1. 信用惩戒:人民银行将相关信息移送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违法违规记录到个人征信报告,将在一定时间内影响相关人员的贷款和信用卡申请。
  2. 限制业务:5年内暂停相关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也就是说,相关单位和个人5年内不能使用银行卡在ATM机存取款,不能使用网银、手机银行转账,不能刷卡购物,不能通过购物网站快捷支付,不能注册支付宝账户,不能使用支付宝、微信收发红包、和扫码付款。
  3. 严管账户:银行和支付机构5年内不得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新开账户。惩戒期满申请开户的,银行和支付机构将加大审核力度。
  4. 法律处分:非法买卖个人电话卡、银行账户和企业对公账户,除受到上述惩戒外,还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甚至诈骗罪,给个人带来牢狱之灾。

出租、出售、出借、购买个人银行账户、手机卡和各类支付账户,都属于违法行为,把自己的卡提供给犯罪分子使用,就是犯罪分子的"帮凶",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不论何种情况,在面对不法分子提出租借、收购手机卡、银行卡和支付账号等要求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不为所动,千万不要以身试法,尤其是受骗群体,法律不会因为你是受骗者而减轻惩罚。

如何防范"两卡"违法犯罪?

  1. 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手机、银行卡、网银U盾等。
  2. 不贪图小便宜:不出租、出借、出售电话卡、金融账户,包括银行卡、微信、支付宝账户及支付二维码等。
  3. 提高防范意识:朋友、陌生人、网友要求出借、出售电话卡、银行卡或支付账号供其使用,并声称给予报酬的,切勿提供,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
  4. 关注身边人:警惕朋友、亲人被不明人员诱导,利用号卡从事可疑活动。
  5. 及时报警:如发现有买卖电话卡、银行卡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举报。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