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歌古诗全文的意思 数九歌的来历和意义
数九歌古诗全文的意思 数九歌的来历和意义
数九歌是中国古代民间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以冬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阶段,共经历九个阶段,即“九九八十一天”。这种方法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气候变化的观察和总结,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数九歌古诗全文的意思
一九二九不出手
(第一个九天和第二个九天,人们的手都不敢从衣袖中伸出来,说明这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了。)
三九四九冰上走
(第三个九天和第四个九天,河面上结成了厚厚的冰,此时就是整个冬天最冷的时候,冰上都可以走人了,充分说明天气十分寒冷。)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第五个九天和第六个九天,天气已经开始慢慢转暖,河边的柳树已经慢慢发芽了,因此沿着河边走,你就可以看到柳树发芽的情景了,这时候就已经代表着春天已经慢慢来临。)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到了七九的时候,河面上的冰已经融化了,八九的时候,天气暖和了,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加一九的时候,农民伯伯开始耕牛,说明春种开始了)
这首民谣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数九歌的来历和意义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数九歌的内容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意思是一九二九时,天气快速降温,冷到手不能放在外面;到了三九、四九,天气就到了最冷的时候,连河水都结冰了,可以在上面行走;到了五九、六九时,大地渐渐回春,可以去欣赏柳树发芽了;七九时,经历六十三天河流解冻,八九也就是到了七十二天,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了;九九时,经历90天,也就是农民开始犁地,准备播种的时候了。
《数九歌》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从冬至之日起到之后81天,也是这一年中最冷时段的形象描述,在这“最难将息”的寒冷时节中,人们以九计数,屈指度日,以《九九歌》描述了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的变化(即因天气气温的变化而导致动植物的变化的现象,如柳树发芽,桃树开花,大雁飞来等等,均与当时气温有关),通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九九歌》在各地民间多有流行,多是人们根椐当地天气情况自编自传。这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的消长,阳长阴消就象征暖来寒去。九,为“至阳”之数,也称老阳,九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
每个九天中天气的冷暖变化不同,人们凭着长期的经验进行了形象记录和概括,编成谣谚,流传于民间口头,称作“九九歌”。因为中国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各地气候冷暖变化不一样,所以各地的“九九歌”的内容也不一样。
数九歌被传颂到至今,肯定也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他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体现了劳动人民如何艰苦奋斗,如何向生,如何抵御严寒,数九歌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使得后世的人们可以研究古代文学,让古代文化到达一个新的顶峰,使古代的智慧结晶得以延续。
这就是数九歌的由来,他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结晶,也无处不体现劳动人民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