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家校合作新趋势:小学教师如何定位角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家校合作新趋势:小学教师如何定位角色?

引用
光明网
11
来源
1.
https://theory.gmw.cn/2024-07/14/content_37438244.htm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7A083HX00
3.
https://www.ictdedu.cn/sknews/jcjyck/neirong/n20240511_84385.shtml
4.
http://www.jyb.cn/rmtzgjyb/202412/t20241201_2111277004.html
5.
http://byxdedu.cn/index.php/tongzhigonggao/188.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21/18/17898125_1121048754.shtml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5003
8.
http://m.jyb.cn/rmtzgjyb/202404/t20240421_2111183951_wap.html
9.
https://news.zxxk.com/article/1018551.html
10.
http://www.news.cn/edu/20240903/f194f96df91744fd8e10a3bd3147341c/c.html
11.
https://jyj.bengbu.gov.cn/xwdt/qxdt/140842392.html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家校合作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践中却出现了教师和家长角色边界模糊、职责不清等问题。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如何准确定位教师在家校合作中的角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01

小学教师的核心职责:专业教育者的角色

作为专业教育者,小学教师的核心职责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品格。在“五育”融合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需要采用跨学科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先进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技能。同时,教师还应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但是,教师的职责并非无限扩大。教师不能把本该由自己承担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推给家长,比如布置需要家长代劳的手工任务,或者让家长承担过多的课后辅导工作。这种做法不仅加重了家长的负担,也模糊了家校合作的边界。

02

家校合作中的边界意识: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推进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保持清晰的边界意识。教师应该专注于学校教育的专业领域,维护教育的专业性。例如,教师不能把学校的责任推给家庭,也不能过度干预家庭教育。同时,教师需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但不能被家长的不合理要求所左右。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明确各方职责任务。这为教师在家校合作中的角色定位提供了政策依据。教师需要在专业领域内尽职尽责,同时也要尊重家庭和社区的教育主体地位,实现多方协同、有序联动。

03

成功案例:广州市白云区新都小学的家校合作实践

广州市白云区新都小学通过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优化了办学条件,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学校不仅向家长展示了过去一学年的工作情况,还详细介绍了班级整体情况、学生发展、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及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各科任教师也针对具体学科,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专业引领作用,既保持了教育的专业性,又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学校通过优化硬件设施、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们还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实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04

结语:建立健康的家校合作关系

小学教师在家校合作中的角色定位,需要在专业性和边界意识之间找到平衡点。教师既要发挥专业教育者的角色,专注教学和学生发展,又要保持边界意识,避免越位和错位。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康的家校合作关系,真正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

家校合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教师应该坚守教育的专业性,同时也要开放心态,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家长则需要尊重教师的专业地位,配合学校教育,但不能过度干预。社会各界也应该为学校教育提供支持,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通过明确各方职责,保持边界意识,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家校合作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正如《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所提出的,到2027年所有县都要全面建立“教联体”。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建立平等、尊重、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家校合作关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