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knowcat.cn/p/20241227/2327583.html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中阿替普酶和尿激酶是常用的溶栓药物。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背景

急性缺血性卒中在临床治疗中属于比较常见和多发的疾病,患者的预后较差,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针对该疾病在缺血性卒中症状出现的4.5h 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已被证实为有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获得明显效果,但是,部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效果仍然不佳。因此,本研究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研究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4》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标准,并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或者经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证实为急性脑梗死。排除有明确的溶栓禁忌证、病例资料不完整等情况。

1.2 治疗方法

  • 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具体方法为:0.9%氯化钠100mL溶150万U尿激酶注射液,半小时内以均匀速度输入。
  • 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具体方法为:给予0.09mg/kg首次剂量,1min内静脉注射完毕后静脉微量注射泵入,1h内剂量0.81mg/kg。

1.3 观察指标

  • 血管溶栓再通效果: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
  • 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分值范围0~42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
  • 巴塞尔指数(ADL)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 冠脉再通时间、心力衰竭发生率、出血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血管溶栓再通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巴塞尔指数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巴塞尔指数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巴塞尔指数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P<0.05)。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者冠脉再通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且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

讨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关键在于尽快开通闭塞血管,恢复患者的血流供应,并积极挽救患者的缺血半暗带。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症状。虽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窗之内进行积极的静脉溶栓治疗,但是仍然有大约30%~40%的患者的预后不良,可能出现中重度的残疾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效果显著,可提高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短溶栓再通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这是由于在溶栓时间窗内给予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可与血栓中的纤维蛋白结合为复合体,将血栓溶解,并使血流迅速恢复,有效改善半暗带脑组织,促进患者恢复神经功能。阿替普酶与尿激酶相比,有更强的纤溶酶原亲和力以及更高的特异性,但其对血液循环中纤溶酶原的亲和力较小,因此无明显的全身纤溶作用,可使全身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效果显著,可提高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短溶栓再通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本文原文来自知猫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