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申请劳动仲裁流程及所需材料详解
个人申请劳动仲裁流程及所需材料详解
一、个人申请劳动仲裁流程怎样走
个人申请劳动仲裁,可按以下流程进行:
(一)确定仲裁机构。需明确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向其提出申请。
(二)准备材料。主要包括劳动仲裁申请书,需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等;提供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及自身主张的材料;准备好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三)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选定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会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四)案件受理与通知。若受理,仲裁委员会会将受理通知书、开庭通知书等送达双方当事人。
(五)参加庭审。按通知的时间、地点参加庭审,在庭审中陈述事实、提供证据、进行辩论。
(六)等待裁决。仲裁委员会会在规定期限内作出仲裁裁决,当事人需按照裁决结果执行。
二、工伤申请劳动仲裁要什么材料
申请工伤劳动仲裁,通常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劳动仲裁申请书。需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地址、联系方式等;明确仲裁请求,如要求支付工伤待遇的具体金额、确认劳动关系等;阐述事实和理由,说明工伤发生的经过、相关证据等。
身份证明材料。申请人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被申请人若是用人单位,需提供企业工商登记信息,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打印。
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用以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工伤认定决定书。这是认定工伤的重要依据,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若涉及伤残等级,需提供该鉴定结论,以确定相应的工伤待遇赔偿标准。
其他相关证据材料。如医疗费用票据、住院病历、护理费用凭证等,用于支持仲裁请求。
三、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怎么处理
若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可根据不同主体采取不同处理方式:
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准备好起诉状,明确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及自身主张的证据。法院受理后将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
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若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用人单位只能在法定情形下,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若仲裁裁决为非终局裁决,用人单位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样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和诉讼材料,积极参与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原文来自66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