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带你穿越百年变迁
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带你穿越百年变迁
2024年,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发布了最新的《重庆城区及周边地图》,这张地图不仅全面反映了重庆直辖20年来城市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还通过对比历年的城区图,展示了从1929年建市至今的五次大规模拓城。这张新地图首次将两江新区完全纳入主城区范围内,科学地展现了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环境,完整呈现了山、水、城的关系。
重庆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
重庆,这座被誉为“山城”的城市,其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沧桑巨变。从1929年建市至今,重庆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城市拓展,每一次拓城都深刻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次大规模拓城
- 第一次拓城:1955年
1955年,重庆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将当时的巴县、璧山县、江北县、綦江县、江津县、合川县、铜梁县、潼南县、大足县、荣昌县、永川县、长寿县、涪陵县、垫江县、丰都县、梁平县、万县、开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黔江县、南川县、綦江县、璧山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永川县、江津县、合川县、潼南县、垫江县、丰都县、梁平县、万县、开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黔江县、南川县等38个县划入重庆市管辖。这次拓城奠定了重庆作为西南地区重要工业基地的基础。
- 第二次拓城:1983年
1983年,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城市扩张。这次拓城将周边的涪陵、万县、黔江三个地区和18个县划入重庆市管辖,使重庆的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为重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第三次拓城:1997年
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的城市扩张。这次拓城将原四川省的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和19个县划入重庆市管辖,使重庆的管辖范围扩大到8.24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00多万,成为全国最大的直辖市。
- 第四次拓城:2001年
2001年,重庆进行了第四次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将原四川省的开县、巫山县、巫溪县划入重庆市管辖,使重庆的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
- 第五次拓城:2010年
201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两江新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也是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这次拓城将原重庆市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的部分区域和原四川省的长寿县划入两江新区管辖,使重庆的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
独特的地形地貌与城市规划
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为城市规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一座山城,重庆的地形起伏较大,山地和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76%,平原仅占24%。这种地形特征使得重庆的城市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地形的限制和利用。
在城市规划中,重庆充分利用了山地和丘陵的地形特点,形成了独特的立体城市景观。例如,重庆的建筑往往依山而建,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重庆的交通系统也充分考虑了地形的限制,建设了大量桥梁和隧道,形成了独特的立体交通网络。
未来展望
随着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最新地图的发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重庆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未来,重庆将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
同时,重庆也将继续发挥其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