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手脚麻木?中医教你几招缓解颈椎病!
秋冬手脚麻木?中医教你几招缓解颈椎病!
秋冬季节,手脚麻木成了不少人的困扰。据统计,全世界每4个人就有1个人会发生卒中,每6秒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就有1人因卒中而致残。我国现有卒中患者1494万,每年新发卒中330万,其中154万人因卒中死亡。在这些卒中患者中,手脚麻木是常见的预警信号之一。那么,为什么秋冬季节手脚麻木会高发?又该如何通过中医方法来缓解呢?
为什么秋冬季节手脚麻木高发?
秋冬季节手脚麻木高发,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气温影响:寒冷空气的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小板升高、血压易波动、血液黏度增加。这些变化会影响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麻木感。
颈椎病高发:秋冬季节,人体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入侵。如果身体处于疲劳、压力大等状态,再加上寒冷的刺激,易引发颈椎病。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变性退化以后,形成骨椎压迫脊髓、神经根、颈部血管,从而导致颈部疼痛和上肢肩部的一些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活动减少:秋冬季节,人们往往减少户外活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低头玩手机)会导致局部神经受压,引发麻木。
颈椎病是如何导致手脚麻木的?
颈椎病导致手脚麻木的机制主要包括:
神经根受压:颈椎间盘退变或突出会压迫神经根,影响神经传导,导致肢体麻木。
血管收缩:寒冷天气下,血管收缩会影响神经的血液供应,加重麻木感。
肌肉紧张:颈部肌肉在寒冷环境中容易紧张和痉挛,进一步压迫神经,引发麻木。
中医如何缓解颈椎病导致的手脚麻木?
中医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方法来缓解颈椎病导致的手脚麻木:
针灸疗法
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改善症状。常用穴位包括:
- 风池穴:位于颈项部,后发际正中线旁开1.5寸处,对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有很好效果。
- 肩井穴:位于肩膀的最高点,常用于治疗颈肩部的疼痛。
-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下缘,能够有效缓解颈椎引发的疼痛、僵硬等症状。
-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可缓解上肢麻木。
-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可改善上肢麻木和胸闷等症状。
- 八邪穴:位于手背,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可缓解手部麻木。
- 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可改善上肢麻木。
按摩疗法
按摩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麻木。常用穴位包括:
- 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按摩时将手臂举过头顶,用另一手的拇指按揉,每次100下。
- 少海穴: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按摩时屈肘,用拇指按揉。
- 小海穴:位于肘部,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按摩后配合握拳张开动作。
艾灸疗法
艾灸可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常用穴位包括:
-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下缘。
- 肩井穴:位于肩膀的最高点。
拔罐疗法
拔罐可以振奋阳气,祛除寒邪。常用部位包括:
- 大椎穴
- 肩井穴
如何预防秋冬季节的手脚麻木?
除了中医治疗,日常预防和保健也非常重要:
注意保暖:外出时佩戴围巾,避免颈部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对颈部进行热敷,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
适当运动:选择适合的室内运动,如米字操、肩部运动等。天气好时可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每隔一段时间活动颈部。选择合适的枕头,保持颈椎自然曲度。
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多辛辣、油腻食物。
定期检查:如果出现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秋冬季节手脚麻木虽然常见,但通过中医调理和日常预防,可以有效缓解和控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