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老中医:消风散加蔓荆子治疗耳鸣有奇效
陈潮祖老中医:消风散加蔓荆子治疗耳鸣有奇效
“耳鸣”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血管异常、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在中医理论中,耳鸣多由风邪上扰、肝阳上亢、肾精亏虚等因素导致。著名中医专家陈潮祖老先生推荐使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消风散加蔓荆子治疗耳鸣,临床效果显著。
消风散的组成与功效
消风散由荆芥穗、甘草(炒)、川芎、羌活、白僵蚕(炒)、防风(去芦)、茯苓(去皮用白底)、蝉壳(去土微炒)、藿香叶(去梗)、人参(去芦)各二两,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熟)、陈皮(去瓤洗焙)各半两组成。其主要功效是祛风活血,理气化湿。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诸风上攻所致的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目眩旋运、耳啸蝉鸣等症状。
蔓荆子的作用机制
蔓荆子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膀胱、胃经。其主要功效是散风热、清利头目。《本草纲目》记载蔓荆子“气轻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特别适合治疗头面部疾病。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蔓荆子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改善微循环、缓解血管痉挛的作用,这与耳鸣的病理机制密切相关。
临床应用案例
肖某,女,27岁,因耳鸣7天就诊。患者一周前因受凉后出现耳鸣,伴头痛眩晕、恶寒发热、咽痒咳嗽。自服“通宣理肺丸”和“感冒清”等药物后,恶寒发热、咽痒咳嗽、头痛眩晕消失,但耳鸣症状持续。遂到某西医门诊求治,肌注“青霉素”三天后,病情无明显改善。
中医诊断为风寒闭阻,邪蒙耳窍。治法为祛风散寒,宣肺通窍。处方为《局方》消风散加减:羌活10g,防风10g,荆芥10g,薄荷10g,蝉蜕10g,僵蚕10g,川芎15g,茯苓15g,陈皮10g,厚朴15g,党参15g,蔓荆子30g。水煎服,每日1剂,3剂。
复诊时,患者自诉服1剂后耳鸣明显改善,3剂后偶感轻微耳鸣,余无不适。续服2剂后痊愈。
方案优势与注意事项
针对性强:消风散加蔓荆子的方案针对风邪上扰型耳鸣,尤其是由外感风寒引起的耳鸣效果显著。
安全性高:该方案由经典方剂加减而来,药物组成合理,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个体化治疗: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该方案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随意服用。
综合调理: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这些都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陈潮祖老中医推荐的消风散加蔓荆子治疗耳鸣的方案,经过临床实践验证,确有显著疗效。但需要提醒的是,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不同体质、不同病因的患者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果出现耳鸣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