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桑巨变十年间——集集地震与台湾大峡谷
苍桑巨变十年间——集集地震与台湾大峡谷
导读:1999年台湾集集大地震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在自然景观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台中县东势苗栗卓兰交界的大安溪,原本平缓的溪流河谷在地震后被错断,形成了令人惊叹的峡谷景观。本文通过现场照片和详细描述,展现了这一地质奇观的形成过程和壮观景象。
台湾9·21大地震发生于1999年9月21日凌晨1:47:12.6,是20世纪末期台湾最大的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3.87度、东经120.78度,即在日月潭西偏南方9.2千米处的南投县集集镇,因此也称为集集大地震。该地震起因于车笼埔断层的剧烈活动,震级为里氏7.3级,震源深度8千米,美国地质调查局给出的矩震级定为7.6。此次车笼埔断层的错动,在地表造成长达105千米的破裂带。台湾全岛均感受到严重摇晃,共持续102秒。
集集大地震造成2400余人死亡,给台湾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也给后人留下了难得的奇观。
在台中县东势苗栗卓兰交界的大安溪,原本为平缓的溪流河谷,在地震后被错断,断层把河流错成两截,断层的上游河床与下游河床瞬间形成了数十米落差的瀑布。台湾地区多暴雨,断层之上游方向的河床因而更易受河流切割,几年之内便形成近300余米长、深十数米的大峡谷。从1999年9月至2010年4月我们去参观,中间只有不足11年的时间,形成这样的峡谷,确实太难以置信了。
身临其境,谁还敢说“人定胜天”?人类永远不能战胜自然,只能顺应自然。
注意岩层的产状发生了变化,照片左侧为水平,右侧向下倾斜,这就是集集大地震造成的。
峡谷的面貌。再过几年,断层两侧的河床可能就被填平了,峡谷也将消失。
镜头盖处的裂痕是集集地震之前形成的。
镜头盖上面的巨石为集集地震之前的地震遗留物。
记号笔下面的石头也是集集地震之前的地震形成的。
蓝色记号笔附近为过去河水流动遗留下的痕迹,专业术语称为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