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教你告别负面情绪,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莎拉教你告别负面情绪,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几乎都会遇到情绪低落的时刻。面对压力、挫折或人际关系的困扰时,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和愤怒往往会不期而至。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调节这些情绪,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莎拉·埃德尔曼的《胡思乱想消除指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这本书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原理,帮助我们理解情绪产生的机制,并提供了多种实用的技术来应对负面情绪。
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A-B-C-D模型
书中最核心的概念是A-B-C-D模型:
- A(Activating Event):触发事件
- B(Belief):信念
- C(Consequence):后果
- D(Disputation):反驳
这个模型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解读和信念。例如,当我们在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A),我们可能会产生"我真没用,永远都做不好"这样的信念(B),从而导致自我否定和抑郁的情绪(C)。而通过理性地反驳这些不合理信念(D),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情绪反应。
认知弹性的力量
书中反复强调的一个概念是"认知弹性"。那些能够接受事情并非总在自己控制之中的人,往往更容易感到快乐。相反,那些坚持"必须"、"应该"等绝对化信念的人,更容易陷入情绪困境。
例如,当我们认为"我必须在所有事情上都做到完美"时,任何小小的失误都会引发巨大的情绪波动。而如果我们能够将这种信念调整为"我尽力而为就好",就能大大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痛苦。
实用的CBT技术
书中介绍了许多实用的CBT技术,以下是一些特别有效的策略:
聚焦目标思维
这是一种"说服性反驳"技术,通过提醒自己消极思维的负面影响,来激励自己放弃这些思维模式。例如,当你发现自己在想"我永远都做不好"时,可以提醒自己:"这种想法只会让我更沮丧,让我无法集中精力改进。"
逐级暴露
对于拖延症,书中建议通过逐渐增加任务难度的方式来克服。从最简单的任务开始,逐步挑战更难的任务,这样可以提高我们对不适的耐受力。
情绪标记
在处理愤怒情绪时,书中建议先"标记"自己的情绪状态,观察身体的变化和思维的游荡,而不是立即做出反应。通过深呼吸和重复平静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情绪。
应对具体情绪问题的策略
焦虑
焦虑源于对威胁的感知。书中建议我们区分真实威胁和想象中的威胁,通过理性分析来降低过度焦虑。例如,当我们担心"如果我失败了会怎样"时,可以问自己:"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我能否应对?"
抑郁
抑郁情绪往往与思维反刍有关。书中建议我们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打破这种循环,比如通过运动、听音乐或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同时,设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安排能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的活动,对克服抑郁也很有帮助。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往往是自我施加的不合理标准。书中建议通过设定时限来打破完美主义的循环,观察即使不完美也能完成任务的事实。同时,培养认知弹性,接受有些事情不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事实。
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胡思乱想消除指南》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实用指南。它教会我们如何运用CBT技术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识别和改变那些导致负面情绪的不合理信念。
通过持续的练习和应用,我们可以逐渐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学会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保持理性和积极的态度。记住,改变需要时间,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看到成效。
正如莎拉·埃德尔曼所说:"改变你的思考方式,你就能改变你的情绪和行为。"这正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的自我疗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