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肥鱼产业崛起:康益合作社的致富经
枝江肥鱼产业崛起:康益合作社的致富经
室外寒风凛冽,但在枝江市仙女镇的康益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6个硕大的长方形养殖池一字排开,池内水温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一条条肥鱼在水中欢快游动。合作社负责人贺必云正忙碌地指挥工人打捞肥鱼,准备供应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市场。
“这几个池子里有5万公斤左右肥鱼,都是为双节市场准备的。”贺必云自豪地说。2024年,康益合作社已销售肥鱼近30万公斤,实现收入1000多万元,成为宜昌肥鱼产业的领军企业。
康益合作社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养殖技术和严格的品质管理。合作社采用工厂化养殖模式,在养殖池底修建配套管道,实现地下水的循环输送,确保水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同时,针对肥鱼夜间捕食的习性,基地还引入自动化投喂系统,实现定时定量投喂,最大程度模拟自然生长环境。
“肥鱼对水质和温度要求很高,我们通过技术手段,让养殖环境尽可能接近自然状态,这样养出来的鱼品质才能上乘。”贺必云介绍道。
近年来,枝江肥鱼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重有利因素的叠加。2021年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后,野生肥鱼资源受到保护,市场供应出现缺口。枝江市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肥鱼规模化养殖,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肥鱼养殖基地之一。
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宜昌市成立了肥鱼协会,会员涵盖养殖、餐饮、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致力于将肥鱼打造成宜昌文旅的新名片。同时,市水产部门与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肥鱼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建立高品质肥鱼标准化技术体系。
2023年,宜昌成功举办首届肥鱼节,进一步提升了肥鱼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节会上,千人共品肥鱼宴、宜昌肥鱼美食市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充分领略了肥鱼的魅力。2024年,第二届肥鱼节更是发布了宜昌肥鱼美食手绘长卷地图,为18名宜昌肥鱼美食推广大使颁发聘书,推动肥鱼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枝江肥鱼产业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一些企业开始尝试肥鱼深加工,推出肥鱼罐头、自助烤鱼等新产品。同时,肥鱼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也在不断深化,湖北明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在点军区楠木溪水库旁建设宜昌肥鱼数智化产业基地,将肥鱼养殖与科普研学、文化旅游有机结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肥鱼品牌的建设,开展宜昌肥鱼国家地理标志品牌申报工作,打造宜昌肥鱼IP形象,让这条‘文化鱼’‘经济鱼’游得更远。”宜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昔日的长江“野味”到如今的规模化养殖产业,枝江肥鱼产业的崛起,不仅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更成为宜昌市打造“肥鱼美食地标城市”的重要支撑。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枝江肥鱼正朝着更加广阔的市场“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