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提前回家过年:职场压力下的新趋势
打工人提前回家过年:职场压力下的新趋势
“2025年1月13日,携程客服部员工杨润琪发了一个定位老家内蒙古赤峰的朋友圈,朋友们看到后问她,准备在家待几天?她回答:2个月。评论区一片惊叹。”这是近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也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提前回家过年的一个缩影。
职场压力下的新选择
随着年底的到来,大城市的年轻人们开始琢磨起了是走是留的问题。有人因为工作压力实在太大,索性直接裸辞,回家过年;有人则是因为实在扛不住年底的压力,选择提前回家休息。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年轻一代的心态变化,也体现了他们在工作与生活平衡上的成熟和理智。
提前回家过年的“打工人”
“在外面辛辛苦苦打拼一年,一顿操作猛如虎,转眼一看自己的存款还是没达到预期。留在老家的同学,则已经过上了有房有车的富足生活,于是就难免怀疑,自己在大城市奋斗这么辛苦,是不是根本没有意义。”这是许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高铁和火车上,挤满了拎着箱子、眼神清澈的大学生。他们主打一个青春没有售价,回家过年就在当下。人人都散发着一种没什么烦恼、只待回家干饭的松弛感。”和这群大学生不同的是,这批提前回家过年的打工人,则是彻底醒悟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真谛。
提前回家过年的积极影响
“回到长沙老家,蒙奇奇省服睡衣一换,棉拖鞋一穿,烦恼就没了大半。‘磕上花生瓜子、睡上国民床单,你的情绪就自动与北漂生活剥离了。在北京时工资低、跳槽难,虽然依旧无法解决,但似乎也不必钻牛角尖了。’”
“有人以为,提前回家过年的打工人,是已经在职场里被搞崩了心态,才决定趁早放弃。但其实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蓄力,个个都是以退为进的高手。‘与其年底时为了绩效评分,陷入无休止的内卷,不如先提前回家,解决一些真正困扰自己的问题。把春节的假期延长几个月,便能腾出时间去学习、看书、运动。让那些因为工作太忙,而一直拖延着没完成的任务,统统被解决掉。’”
企业层面的积极响应
互联网公司中,提前放假已成为一种趋势。据统计,2025年春节提前放假且放假时长在10天以上的互联网公司超过20家。其中,携程凭借2个月的灵活办公期领先,58同城达18天,奇安信达13天。此外,放假12天、11天以及10天的公司,依次有3家、11家和5家。
这种做法不仅让员工感到满意,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2024年,携程曾小范围测试过春节返乡计划,结果显示,与在公司办公的员工相比,回乡办公员工的单位效率提升5.2%,员工对公司的好评率提升10%,缺勤率下降了44%。
社会意义
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年轻人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思考,以及对家庭支持的重视。通过提前回家过年,年轻人得以获得家庭的支持和关心,感受到久违的温暖和情感支持,从而更好地应对职场压力,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
对一些打工人而言,提前回家过年,成为了他们和家人之间的一种默契。父母从不会主动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早就回家,给孩子留下一些体面。而打工人们在家期间,也会把在职场上的精力,转而投入到家庭中,陪爸妈去看病、维修家里的小故障、教爸妈用最新的电子产品……重新担起因为一直在外打拼,而长期缺席的家庭责任。
对他们来说,提前回家过年,相当于是换了个“职场”——从给老板打工变成了给家里人“打工”。只不过这次的“年终奖”,变成了爸妈的一句夸奖:“你在外面这一年,又懂事了不少。”
这种趋势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或许,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适时地放慢脚步,重新审视生活的本质,找回那些最珍贵的情感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