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减”后的首个寒假:作业少了,笑容多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减”后的首个寒假:作业少了,笑容多了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8A05Y4600
2.
http://paper.people.com.cn/zgcsb/html/2024-10/21/content_26086516.htm
3.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926/herald/0bce3a564f1b61fca91793dcd34f92c7.html
4.
https://jytyj.lsz.gov.cn/zfgk/tzgg/202501/t20250110_2782478.html
5.
http://www.jiaoyulilun.com/Education/Detail.aspx?ID=22076
6.
https://www.shlijingkeji.com/article-item-37.html
7.
https://www.hengyang.gov.cn/edu/xxgk/jywg/20250109/i3554718.html
8.
https://jyj.nanyang.gov.cn/2024/12-24/832237.html
9.
https://www.ordosedu.cn/info/1007/24219.htm
10.
https://jingkids.com/2024/12/19/%E5%BF%AB%E6%94%BE%E5%AF%92%E5%81%87%E4%BA%86%EF%BC%8C%E6%88%91%E6%9C%80%E6%8B%85%E5%BF%83%E7%9A%84%E6%98%AF%E8%BF%99%E4%BB%B6%E4%BA%8B%EF%BC%81/
11.
https://www.hzaxty.com/sitemap.html
12.
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501/13/139995_54774189.htm

2025年的寒假,对于全国中小学生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假期。这是“双减”政策实施后的首个寒假,各地教育部门严格执行政策要求,禁止学科类培训,合理控制作业总量。这个寒假,学生们不再被繁重的作业和补习班压得喘不过气,而是有了更多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享受童年的乐趣。

01

政策落地:作业量大幅减少

“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根据南都民调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超过四成半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的寒假作业量明显减少。以凉山州为例,当地教育和体育局明确要求,各学校只能布置国家或省教辅资料目录里的寒假作业,严禁布置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上传视频或打卡。

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往年寒假,孩子每天需要花费4-5小时完成作业,而今年每天只需1-2小时就能完成当天的作业量。“孩子有更多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参加体育锻炼,甚至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位家长说。

02

补课现象:从“明目张胆”到“偷偷摸摸”

尽管“双减”政策三令五申禁止违规补课,但仍有一些地方和学校试图打“擦边球”。据报道,江苏徐州睢宁县有学生举报学校在国庆期间违规补课,而南京某高中学生陈琦则经历了长达13小时40分钟的“超长补课日”。

然而,在政策的高压下,这种公然违规的行为正在减少。南京、盐城、昆山等地的多所学校已经取消周末补课,或延长周末休息时间。一位接近江苏省教育厅的人士透露,省教育厅在相关会议上明令严禁补课,要求“开学后全市高一高二双休,周末不允许补课。”

03

家长焦虑:从“鸡血”到“佛系”

面对孩子突然“空闲”下来的假期,家长们的反应不一。一些家长担心这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甚至有人私下为孩子寻找“一对一”辅导。但更多的家长选择拥抱这一变化,开始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们不再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而是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一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说,“我们带她去爬山、游泳,还报了一个美术班。看到她脸上的笑容,我觉得这才是童年该有的样子。”

04

教育新趋势:从“应试”到“素质”

随着学科类培训的减少,非学科类培训迎来了发展机遇。据统计,约一成半的受访家长为孩子报名了美术、体育运动等非学科类培训。此外,寒假研学、冬令营等活动也受到欢迎。

新东方推出了8条特色研学路线,包括北京滑雪、西沙群岛自然探索、西双版纳野象保育等项目。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05

未来展望:从“短视”到“长远”

“双减”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教育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如教育专家所言,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当前教育问题的直接回应,更是对未来教育方向的深思熟虑。

“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一位教育专家说,“‘双减’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考试的‘机器’。”

当然,这一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改变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念需要时间,家长和社会对教育成果的期望也需要重新定位。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一个更为健康、公平、多元的教育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这个寒假,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但正如一位家长所说:“看到孩子脸上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值得。”这或许就是“双减”政策最美好的愿景——让教育回归本质,让童年重归快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