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年”,从登高必自开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体重管理年”,从登高必自开始!
引用
百度
等
7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D%93%E9%87%8D%E7%AE%A1%E7%90%86%E5%B9%B4/64587535
2.
http://paper.people.com.cn/jksb/html/2024-07/05/content_26067812.htm
3.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1299f123d226f42d9b85f4cdeefbfbb5
4.
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6/content_6959523.htm
5.
http://smzt.gd.gov.cn/mzzx/qgmz/content/post_4447702.html
6.
http://www.nhc.gov.cn/xwzb/webcontroller.do?titleSeq=11572&gecstype=1
7.
http://www.drugnet.com.cn/news/detail/226272
“登高必自”,这句出自《中庸》的古训,道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在当今社会,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个人都在关注的体重管理。
01
为什么需要“体重管理年”?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启动了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这一举措的背后,是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据统计,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加强体重管理,不仅是个人健康问题,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02
“体重管理年”要做什么?
“体重管理年”活动的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具体措施包括:
- 推广“一秤一尺一日历”(体重秤、腰围尺、体重管理日历)
- 帮助超重肥胖学生做到“一减两增,一调两测”(减少进食量、增加身体活动、增强减肥信心,调整饮食结构、测量体重、测量腰围)
- 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体重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和《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
03
如何科学管理体重?
体重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合理饮食
- 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
- 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 注意用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主食和肉类
- 避免晚餐过晚或过量,晚上7点后尽量不再进食
适度运动
- 每天至少保持20分钟的运动时间
-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
- 坚持规律运动,贵在坚持而非强度
规律作息
-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7-8小时
- 尽量在11点前入睡
- 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生物钟
心理平衡
- 树立正确的体重管理观念,不要过分焦虑
- 设定合理的目标,不要急于求成
-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04
读者故事征集
你有哪些健康的习惯呢?快来分享你的故事吧!无论是成功的减重经验,还是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心得,我们都期待听到你的声音。让我们一起,从“登高必自”开始,迈向更健康的生活!
热门推荐
忻州长城的国际叙事
2025年值得一试的5款少女养成游戏推荐
自然风险:定义、影响与现代管理
阿维鲁单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获突破:总生存率显著提升
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指南:从配置原则到应急预案
黄河近镜头|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
2025年7天无理由退货新规:线上线下统一标准,退货条件更明确
耳螨感染的治疗与日常防护
不同品牌的新能源车,“三电终身保修”政策也不一样,一定要注意
诗经·豳风·七月全文及赏析
手机拍照连机设置步骤是什么?遇到问题如何解决?
心率过低的危害及日常注意事项
为什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来看梦的"解密"
尿素施用方法及最佳施肥方法
孕期打水光针有影响吗?专业解析及护肤建议
百亿长尾却舆论变味,越宽容才能越公允
职场人必须学会的沟通技巧
跨境电商进口平台分类及选择指南
舟山交通出行新变化:灵秀隧道通车,公交线路优化调整
科学解析:肥肉为何影响健康
北京石景山鲁谷街道推进老旧小区停车收费管理
三国历史上,“杂号将军”赵云,为何被演义塑造成完美将军?
桑梓:《诗经》中最重要的两棵树
美团,隐于745万骑手身后
共同的觉醒:50岁后的坚持运动,让身体到达最佳状态
什么是商标维护策略
狗狗耳螨及其治疗方法(以宠物为主的耳螨治疗知识)
汗从哪里出,问题从哪里来
医生揭8大熬夜恶果 患癌风险增40% 1类人更易猝死
二氧化碳储能:高能耗企业降碳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