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圳蝉联"工业第一城":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圳蝉联"工业第一城":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t.cj.sina.cn/articles/view/3876353431/e70c759700101iu8a

2024年,深圳再次巩固了其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城"的地位。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双双夺得全国第一,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过去一年,深圳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双双拿下"全国第一"。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已经连续三年蝉联这两个重要指标的榜首,稳坐工业城市头把交椅。

更令人振奋的是,2024年1-11月,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75万亿元,同比增长9.5%。这意味着深圳极有可能成为国内第一座"5万亿"级工业城市,开启中国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世界工厂"竞争激烈,深圳为何能一马当先?深入分析深圳的产业发展路径,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2024年前三季度,深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超过50%。这一增速不仅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在一线城市和工业大市中也保持领先地位。

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发展

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占深圳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60%,成为名副其实的"顶梁柱"。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表现尤为亮眼。

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风向标,深圳持续稳定输出创新产品。例如,华为最新发布的Mate XT非凡大师折叠屏手机,不仅获得《时代周刊》2024年度最具创新消费电子产品大奖,其国产化率更是高达90%以上,展现了国产供应链的强大实力。

汽车制造业更是以36.3%的超高增速成为最耀眼的板块。2023年,深圳凭借173.3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问鼎"新能源汽车第一城"。2024年,深圳汽车总产量预计超280万辆,有望蝉联"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并基本锁定"中国汽车第一城"的宝座。

比亚迪作为深圳汽车产业的代表,2024年11月18日实现了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里程碑,从500万辆到1000万辆仅用时15个月,创造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圳速度"。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新兴产业在深圳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深圳眼镜产业为例,经过40余年的发展,如今正借助AI技术实现新的突破。在202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深圳企业雷鸟创新发布的AI拍摄眼镜,直接叫板Meta,展现了深圳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实力。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凸显

深圳的科技创新实力令人瞩目。2023年,深圳研发投入(R&D)经费达2236.61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其中,企业研发投入高达2085.78亿元,占比93.3%,总量居全国第一。

深圳形成了"6个90%"的创新格局: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企业。

政策引领与生态建设

深圳通过前瞻性的政策布局,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2022年推出的"20+8"产业集群行动计划,集中力量发展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2024年,深圳进一步升级该计划至2.0版本,新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把握新兴赛道机遇。

金融支持与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需要金融活水的滋养。2024年,深圳设立了科技创新种子基金,认缴总规模2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专注于"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这标志着深圳已构建起覆盖种子期到PE阶段的全生命周期产业投资基金体系,为创新创业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展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深圳经济总量冲刺4万亿元目标的关键之年。新年伊始,深圳就举行了2025年首批新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新开工项目259个,总投资约1828.7亿元,其中不乏华为、比亚迪等领军企业的身影。

深圳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继续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道路上加速前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