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硅谷:安徽经济新引擎
科大硅谷:安徽经济新引擎
2022年6月,安徽省正式印发《“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这一承载着安徽科技创新重任的平台正式启动。两年来,科大硅谷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不仅成为安徽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更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创新生态:市场化运营的“科大硅谷”模式
科大硅谷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运营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科大硅谷采用“国有资本+民营资本”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其中52%为国有股份,48%为科大校友企业股份。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市场力量,实现了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
在人才引进方面,科大硅谷创新性地推出了“全球合伙人”模式。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遴选龙头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等作为合伙人,建立“团队+基金+载体”的运营模式。目前,首批签约合伙人已推荐项目496个,带领超过120家企业团来合肥考察投资环境。
在金融支持方面,科大硅谷设立了多支高质量投资基金,通过引导基金与创新单元联合设立子基金的方式,为优质项目提供直投支持。同时,创新推出了“科大硅谷初创贷”“科大硅谷科创赋能贷”等金融产品,最高可给予200万元的风险补偿。
发展成效:从“试验田”到“高产田”
成立两年来,科大硅谷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截至2024年9月底,已入驻科技型企业1725家,累计集聚科技型企业和科创服务机构超6000家,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超6万名,设立海内外创新中心12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支,总规模超2300亿元。
在企业孵化方面,科大硅谷不仅注重数量,更追求质量。以合肥乘翎微电子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成立初期就获得了省、市、区三级政府基金支持,并借助科大硅谷的平台完成了Pre-A轮融资。目前,该公司已完成20余颗创新性芯片设计,获得12项国内发明专利和1项美国发明专利,9篇技术成果入选被誉为“芯片界奥林匹克”的ISSCC。
在产业对接方面,科大硅谷通过链接高校、科研院所与创投、产投资源,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例如,中科星驰通过科大硅谷的平台,成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项目,并在合肥骆岗公园实现了L4级智能网联观光巴士、无人驾驶清洁车等产品的实际应用。
未来展望:打造世界级创新高地
科大硅谷的建设坚持系统集成的建设理念,统筹城市更新和新空间开发,强化创新创业载体条件保障,助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目前,蜀山片区、高新片区等多个区域正在加速建设,将为更多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优质的办公环境和配套服务。
随着一个个创新成果从科大硅谷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线,一幅科创园区与科创城市相互滋养、双向奔赴的新图景正在江淮大地徐徐展开。未来,这里还将涌现更多科创人才,迸发出科创火花,让越来越多的科创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