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教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合理
黑格尔教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合理
“存在即合理”这句名言,出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之口,但其原意却常常被误解。这句话在现代语境中被广泛引用,甚至成为一些人辩护不合理现象的借口。然而,黑格尔真正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将这一思想应用于日常生活,帮助我们面对各种看似不合理的状况?
澄清误解:黑格尔的原意是什么?
让我们先回到这句话的原文:“Was vernü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das ist vernünftig.”这句话在德语中的意思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1896年,S. W. Dyde在翻译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时,将其翻译为英文:“What is rational is real; and what is real is rational.”这里的“rational”表示“合乎理性的”,而“real”则指“现实的”。
然而,当这句话被翻译成中文时,却出现了偏差。有人将其误译为“存在即合理”,这种翻译不仅改变了原意,还容易被曲解。黑格尔所说的“理”,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道理”或“道德”,而是指一种超越性的“绝对精神”。
现代解读: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
在当代语境下,我们该如何理解黑格尔的这句话呢?关键在于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 事实判断:描述客观存在的事物或现象,不涉及对错评价。例如,“苹果是红色的”就是一个事实判断。
- 价值判断:对事物进行评价,涉及好坏、对错等道德判断。例如,“红色苹果更漂亮”就是一个价值判断。
“存在即合理”这种误译,容易让人混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用事实的存在来替代对其合理性的判断。这种思维方式会严重危害社会的道德基础,因为它可能导致人们为任何存在的现象辩护,无论其是否符合道德或理性。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一个事物之所以合理,不是因为它存在的事实,而是因为它符合永恒的道德秩序。正如黑格尔所说:“在永恒的道德秩序里,秩序的支柱是正义与自由,如果说一个事物的存在具有正当性,那是因为它符合这一永恒的道德秩序。”
生活应用:如何面对不合理?
那么,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时,应该如何应对呢?黑格尔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黑格尔认为,生命活动包含两个层面:生存与生活。生存是生命的基础,而生活则是生命的发展。这两个层面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生命过程。
- 生存意识:关注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如食物、空气、水分、温度等。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其他一切追求都可能被搁置。
- 生活意识:在生存得到保障后,人们会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包括对归属感、自尊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当我们遇到不合理现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区分事实与价值:首先明确这是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不要因为某件事存在就认为它是合理的,而是要审视其是否符合道德和理性。
反思生存与生活的关系:有时候,不合理现象可能源于生存需求与生活追求之间的冲突。例如,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接受一些不理想的工作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在生存与生活之间寻找平衡点。
追求更高的价值:黑格尔强调,真正的合理性在于符合永恒的道德秩序。因此,当我们面对不合理时,应该坚持正义与自由的价值观,而不是轻易妥协。
采取行动:认识到不合理并不意味着无动于衷。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通过实际行动推动改变。这可能包括参与社会改革、支持正义事业或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符合道德的选择。
实践建议:如何将黑格尔的思想应用于生活?
培养批判性思维:不要轻易接受现状,学会质疑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当遇到不合理现象时,不要简单地说“存在即合理”,而是要深入思考其背后的逻辑。
坚持道德原则:在面对选择时,始终以正义和自由为指导。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也要努力保持道德底线。
平衡生存与生活:在追求生存的同时,不要忘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时候,为了长远的发展,可能需要在短期内做出一些牺牲。
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不要把自己局限于个人的小圈子,而是要关注更广泛的社会问题。通过参与公共事务,为建设一个更加合理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保持开放的心态:虽然要坚持原则,但也要保持灵活性。有时候,不合理现象的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轻易放弃希望。
黑格尔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面对生活中的不合理,我们既不能盲目接受,也不能轻易放弃。而是要用理性的眼光去分析,用道德的标准去判断,用实际行动去改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活出真正合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