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惊蛰遇上回南天,专家教你养生妙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惊蛰遇上回南天,专家教你养生妙招

引用
12
来源
1.
https://www.hangzhou.gov.cn/art/2024/3/6/art_812270_59094403.html
2.
https://www.fuzhou.gov.cn/zgfzzt/swjw/fzwj/jkkp/202403/t20240305_4786085.htm
3.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359833.html
4.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29030.html
5.
https://pub-zhtb.hizh.cn/a/202403/06/AP65e7fbf1e4b0e11e828bfa79.html
6.
http://m.gxrenai.com/visitnotive/85/
7.
https://wjw.sz.gov.cn/gzcy/ywzs/jbyf/content/post_11177600.html
8.
https://www.etnet.com.hk/www/tc/lifestyle/officetips/workgossip/89689
9.
https://www.yantian.gov.cn/cn/hdjl/dwzsk/ws/content/post_11261295.html
10.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781324
11.
https://www.shanwei.gov.cn/swwjj/zwgk/content/post_1061056.html
12.
https://td.fyun.cc/detail/b76f252693457f8f58a3e6e64493b3474345b2ca.html

3月5日,我们迎来了惊蛰节气,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然而,今年的惊蛰却与回南天不期而遇,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回南天是华南地区春季常见的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2月至4月间。此时冷空气逐渐减弱,暖湿气流增强,导致气温回升、湿度增大。当温暖潮湿的空气遇到较冷的物体表面时,容易凝结成水珠,形成回南天特有的“反潮”现象。

回南天的主要特征是高湿度,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室内墙壁、地板等处常出现水珠。此外,还伴有浓雾天气,能见度降低,有时甚至降至50米以下。这种天气一般持续3至5天,但有时会超过半个月。

回南天不仅影响生活,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潮湿环境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关节痛等疾病,同时,食品、衣物容易发霉,电器可能因短路受损。因此,在惊蛰这个养生的重要时节,如何在回南天中保持健康,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01

饮食调理:减酸增甘,健脾祛湿

惊蛰时节,阳气生发,此时正是养护阳气的好时候。在饮食调养上,应注重“减酸增甘”,多吃些甜味食物,如大枣、山药、桂圆等,以补脾胃之气。同时要减少酸味食物如柠檬、酸橙等的摄入,避免助长肝火。可以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虾、牛肉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此外,惊蛰时节,还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养生作用的食物。比如:韭菜,具有补肾、固精、止血、调经等功效;蜂蜜,具有润肺止咳、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等功效,非常适合惊蛰时节食用;梨,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对于缓解春季干燥、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在回南天这种潮湿环境下,饮食调理尤为重要。中医认为,湿邪为病,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住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引起。内湿是指湿从体内生发,多由脾失健运、肺失宣降、肾失温煦,导致水湿停聚引起,即所谓“脾虚生湿,水湿内停”。不少人起初可能只是外湿,但错饮了过多清热解毒的凉茶或汤药,或食用了过多的生冷食物。祛湿不当反伤了脾胃,导致脾虚运化水湿能力下降,湿滞内生,误入恶性循环。

所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易阻气机,其病缠绵难愈。防治湿气,既要预防外湿,也要防止湿从内生。健运脾胃是祛内湿的关键。脾胃虚弱者,应尽量少吃寒凉的食物,可通过食用味甘性平稍温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来健脾祛湿,多用瘦肉、党参、山药、黄芪、大枣煲汤,可健脾胃,补虚损。

此外,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器官代谢,增加水液代谢,加速湿气从汗液、小便中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打球、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都是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的简单有效方法。

02

生活习惯:防潮除湿,调适环境

在回南天这种潮湿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首先,要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下雨天减少外出;洗完澡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不要穿潮湿未干的、不通风透气的衣服,避免外部湿邪侵入身体。当室外一片雾气朦胧的时候,尽量关闭门窗,不要让外面的湿气进入室内。在门口铺上小地毯或地垫,既吸水又防滑。

其次,就是要把室内的湿气除掉。可以用排气扇把室内的潮湿空气排出去,这就是中医说的“以风胜湿”的道理。也可以用抽湿机或空调的除湿装置,在湿度非常大的时候,抽湿几个小时可以发现抽湿机的底盘有满满的一盆水。

在起居环境上,春季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因此,要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受凉。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此外,还可以通过摆放绿植、花卉等方式,增加室内湿度,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03

情绪调适:保持愉悦,调畅情志

惊蛰时节,万物复苏,人们的心情也容易随之起伏,因此要注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绘画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

惊蛰的时候,人体气机还没有得到完全正常的疏泄,年轻人较常出现脸部痤疮、上火等症状,老年人也易情绪波动,甚至引发中风。成杰辉建议,惊蛰之时,老年人尤需要调养情志,平复心情,切忌大喜大怒,避免焦躁抑郁,可寄情于琴棋书画、养花、阅读、散步等悠闲项目以怡情养性。

04

专家建议:综合调理,提升免疫力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范德辉教授建议,惊蛰时节养生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舒筋活络,调气活血:太极拳、散步、泡足是惊蛰较适合的养生项目,经络得到舒展,人体正气充沛,即可抵御疾病。每日坚持平地健步走30分钟以上,也可调节全身气机,增强体质。沐足疗法也是方便有效的舒筋活络项目,以当归、艾叶各30克,水煎泡脚,有温经活血之效。

  2. 饮食有节,慎酸忌冷:中医认为山楂、五味子、乌梅、白芍等酸味食物或药物可以滋肝阴,养肝血,但酸性也有收敛、固涩的特性。在中药中,酸性食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食用过多的酸性药食反而妨碍人体气机的疏泄。故饮食中慎食酸性药食,以免妨碍气血运行。

  3. 因地制宜,祛湿健脾:春季南方的“回南天”,除了物品、食品容易受湿回潮,人体也容易被湿邪侵袭,出现疲乏、身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便溏等症状。成杰辉介绍,除湿的药材并不需要太多,常用的有茯苓薏米汤、淮山芡实汤等。除了煲汤,喝粥也能除湿,如薏米淮山粥、小米粥等,连日服用可增强人体正气,抵御湿邪侵扰。

  4. 怡情养性,宁神平怒:惊蛰时节,人体气机还没有得到完全正常的疏泄,年轻人较常出现脸部痤疮、上火等症状,老年人也易情绪波动,甚至引发中风。成杰辉建议,惊蛰之时,老年人尤需要调养情志,平复心情,切忌大喜大怒,避免焦躁抑郁,可寄情于琴棋书画、养花、阅读、散步等悠闲项目以怡情养性。

通过以上综合调理,可以有效提升身体抵抗力,轻松度过回南天这个特殊时期。记住,养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