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摆脱网络焦虑?这份指南请收好
老年人如何摆脱网络焦虑?这份指南请收好
“李阿姨,您又在看短视频啊?”小张路过小区花园时,看到65岁的李阿姨正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机屏幕,手指不停地滑动着。李阿姨头也不抬地回答:“是啊,这些视频可有意思了,我一看就停不下来。”
像李阿姨这样的情况,在当今社会已屡见不鲜。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数据,2024年上半年新增的742万网民中,60岁以上群体占比高达20.8%。这些“银发族”不仅热衷于观看短视频,还积极参与直播购物、线上学习等活动。然而,随着网络使用频率的增加,老年人过度依赖网络、陷入网络焦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陷入网络焦虑?
老年人过度使用网络,尤其是沉迷于短视频和社交媒体,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原因。退休后,老年人往往面临着角色转换的挑战。他们从职场和社会活动的主力军转变为赋闲在家的“闲人”,这种身份的转变常常伴随着失落感和孤独感。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社交空间,让他们能够与外界保持联系,缓解内心的孤独。
从技术层面来看,各大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也是老年人陷入网络依赖的重要推手。这些算法通过分析用户的观看历史和偏好,精准推送相关内容,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信息茧房”。对于缺乏数字素养的老年人来说,这种个性化推荐往往让他们难以自拔,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此外,家庭陪伴的缺失也是导致老年人网络依赖的重要因素。许多老年人的子女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父母的精神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自然成为了老年人消磨时间、寻求情感慰藉的主要渠道。
如何帮助老年人摆脱网络焦虑?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健康、适度的网络使用环境。
技术干预:设置合理使用边界
关闭不必要的APP通知:手机APP的各种通知和提醒是导致使用过度的重要诱因。子女可以帮助父母关闭一些不必要的应用通知,减少干扰。这类似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消除“铃声”刺激,从而降低对手机的依赖。
限制使用时间:大多数智能手机都具备屏幕使用时间管理功能。子女可以协助父母设置每天的使用时长上限,比如每隔半小时提醒一次使用时间,每天使用总时间超过两小时后自动锁定。这种梯度减少的方式,能有效帮助老年人逐步降低使用时长。
关闭个性化推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国务院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各大平台都提供了关闭个性化推荐的选项。子女可以帮助父母关闭这一功能,减少算法推荐的影响。
家庭关怀:增加情感陪伴
多陪伴,多沟通:研究表明,许多老年人使用网络是为了缓解孤独感。因此,家庭成员应该多花时间陪伴老人,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老年人发展线下兴趣爱好,如书法、园艺、烹饪等。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还能减少他们对网络的依赖。
利用孙辈的影响力:研究显示,孙辈的建议往往比父母的劝说更有效。可以让孩子们参与监督和引导,通过撒娇等方式鼓励爷爷奶奶合理使用网络。
社会支持:完善数字适老化建设
推进数字适老化改造:政府和企业应继续推进数字产品的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更容易理解和使用数字产品。
开展数字素养教育:社区和老年大学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帮助老年人提高数字素养,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加强网络环境治理: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虚假广告、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帮助老年人摆脱网络焦虑,需要家庭、社会和技术层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应当认识到,网络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如何引导老年人合理使用。通过设置合理的使用边界、增加情感陪伴、完善数字适老化建设等措施,我们可以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让他们在数字时代既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又能保持身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