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春节档幕后揭秘:青岛影都硬核制作
《封神2》春节档幕后揭秘:青岛影都硬核制作
2025年春节档,备受瞩目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即将上映。作为一部投资巨大的神话史诗大片,该片的幕后制作团队来自青岛东方影都。近日,半岛全媒体记者探访东方影都,揭秘这部大片背后的硬核科技与精湛工艺。
东方影都:中国电影工业的新高地
青岛东方影都,这座总投资500亿元的影视基地,已成为中国电影工业的重要地标。基地内共建有40个高标准摄影棚、32个配套置景车间以及1万平方米高科技单体摄影棚,配建有国际一流的水下制作中心和数字影音中心。截至目前,东方影都所在的青岛影视基地累计入驻影视企业800余家,接待剧组近300个,电影票房产出超224亿元,已成为全国重点影视拍摄基地、山东省影视核心园区。
特效化妆:让神话人物栩栩如生
在《封神2》中,特效化妆团队末那众合工作室承担了重要角色的造型设计工作。工作室的概念艺术家们为影片中的神话生物和角色设计了令人惊叹的造型。
在《封神第一部》中,雷震子、墨麒麟、龙须虎、九尾白狐、饕餮等神话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第二部中,三头六臂的殷郊将成为新的亮点。为了设计这个复杂的形象,团队尝试了多个方案,最终采用了“以主体躯干为基础,上面长出两个半身”的设定。这个造型在中国电影中尚属首次,其概念设计周期长达数月,团队制作了数十个雕塑小稿,才最终确定了这一创新性设计。
MOCO拍摄:实现巨人的真实存在感
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魔家四将的震撼场面。这四位身高超过12米的巨人并非通过特效后期制作,而是采用了特效化妆与MOCO拍摄技术,全部由真人实拍完成。这种创新性的拍摄方式在国内尚属首次。
为了呈现巨人的压迫感与威慑力,特效化妆师为演员设计了全身特效妆容,每次化妆需要长达4小时。在拍摄时,剧组利用MOCO及升格拍摄的方式,展现出其巨人身姿带来的重量感。摄影指导王昱介绍,魔家四将与正常军队以不同比例进行了分层拍摄,而后通过MOCO的精准计算实现各层拍摄的无缝衔接,层层叠加后才呈现出战场上巨人的真实存在感。
数字生物:突破想象的神话世界
除了特效化妆和MOCO拍摄,影片中的数字生物也是一大亮点。从四蹄踏火的墨麒麟到身形迅猛的花狐貂,从盘旋翻腾的青云剑蛟龙到从天而降的雷震子,这些神话生物的呈现都凝聚着视效团队的心血。
高级视效指导Douglas Hans Smith表示,《封神第二部》中有更多的数字生物和数字角色,有更多宏大的场景,需要巨量的环境和成千上万人的交互。执行制片人孙晔也提到,数字生物和人的结合是一大难点,每一层之间都要完成海量的技术换算,保证最终合成效果相得益彰。
西岐城:900万平方米的“理想家园”
为了呈现西岐作为“理想家园”的质朴与祥和,美术组放弃了传统置景方式,以“永久保留”的形式将西岐街道与西伯侯府全部搭建出来。这座占地900万平方米、拥有50多栋标志性建筑的西岐城,不仅为影片增添了丰富的可看性,更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在场景搭建方面的实力。
科技影都:助力中国电影工业化
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总裁孙恒勤表示,科技影都建设一直是园区发展的重要方向。园区内配备了国内首个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包括HMC面部捕捉头盔系统、虚拟拍摄系统、全身三维扫描系统等尖端技术。此外,园区还引进了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微米级别超高精度面部扫描系统“穹顶光场”,提升了人脸数字建模的精度和效率。
通过持续推进“科技影都”“数字影都”建设,青岛影视基地正大步迈向中国乃至全球影视技术新高地。目前,基地已形成“以东方影都为龙头,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辐射带动青岛全域”的产业发展格局。新区聚影视文化全产业链企业达到1098家,为中国电影贡献了371亿元的票房。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作为东方影都的又一力作,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最新成果,更体现了中国电影人在打造神话史诗方面的雄心与实力。随着春节档的临近,这部凝聚了众多电影人心血的作品,必将为观众带来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