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案”最后一名被拐儿童找到!9个家庭19年终团圆
“梅姨案”最后一名被拐儿童找到!9个家庭19年终团圆
2024年10月25日,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消息传来:在轰动全国的“梅姨案”中,最后一名被拐儿童欧阳佳豪终于被找到。这标志着这起历时近20年的重大拐卖儿童案件,涉及的9名被拐儿童全部寻回,9个家庭终于迎来团圆。
案件回顾:9名儿童相继被拐
2005年,广东广州增城区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拐卖儿童案件。从2005年1月到5月,短短几个月内,先后有9名儿童在增城区及周边地区被拐。这些孩子最小的仅1岁,最大的也不过3岁,他们被一个名叫张维平的男子拐走,通过一个被称为“梅姨”的神秘女子转卖。
案件发生后,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加上“梅姨”身份始终成谜,案件一度陷入僵局。直到2016年3月,张维平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案件才取得重大突破。
19年寻亲路:从希望到绝望
在这漫长的19年里,9个家庭从未放弃寻找自己的孩子。他们贴遍寻人启事,走遍大街小巷,甚至不惜变卖家产,只为找到一丝线索。然而,一次次的希望最终都化作了失望。
“梅姨案”中,被拐儿童的父母们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寻亲联盟。他们相互鼓励,共同面对困境。其中,申军良、欧阳国旗等家长的名字,也随着案件的曝光而被公众熟知。他们的故事,让人看到了为人父母的坚韧与执着。
科技助力:大数据人脸识别显神威
转机出现在2024年。南昌铁路公安局庐山车站派出所的“90后”民警汪挺,运用大数据人脸识别技术,成功锁定了最后两名被拐儿童——钟彬和欧阳佳豪。
9月3日,钟彬的父亲钟丁酉向汪挺求助。汪挺立即与广东警方联系,经与广州增城警方对接案情后,发现钟彬和欧阳佳豪的疑似对象。通过数据分析对比,警方发现紫金县一男子与被拐儿童钟彬高度相似,而梅州五华县一男子也与被拐儿童欧阳佳豪高度相似。
汪挺表示:“通过数据分析对比,发现了高度疑似的人,我马上和该案的立案单位广州增城警方联系,通报了这名疑似人员。同时,广州增城警方通报了该案还有另外一名没有找回的儿童欧阳佳豪的信息发给了我,让我帮助寻找。经过大数据分析,欧阳佳豪也找到了疑似对象,我在对两个疑似对象的户籍地进行研判的时候,发现该两个疑似对象的户籍地址仅相隔两公里,一个在河源的紫金,一个在梅州的五华,是两县交界地。”
经采集DNA,确认这二人就是被拐儿童钟彬、欧阳佳豪。汪挺说,寻找的过程看似顺利,其实非常复杂。
汪挺介绍:“因为被拐儿童照片的条件非常差,只有一岁或者两岁小时候的照片,我们能看的也只是大致的轮廓,比如,从眼角、耳朵、嘴巴、鼻子等这些形状去分析,再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理解成年后的长相。比如,有的小孩不是在原生家庭长大,在另外一个家庭会因为当地的气候还有饮食习惯,长相会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完全通过同样的方式找,不一定能够100%找到。”
团圆时刻:19年的等待终于结束
9月20日,欧阳国旗接到警方通知,DNA比对结果显示,那个在梅州五华县生活的青年,正是他失散19年的儿子欧阳佳豪。那一刻,这个坚强的父亲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那个时候心情肯定好了,很开心,终于找到了。肯定很激动,盼了这么久,一下子听到消息,我都说不出来那种心情。赶紧打电话给亲戚、家人,报告这个好消息。”欧阳国旗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认亲现场,尽管欧阳佳豪已经长大,但欧阳国旗和妻子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孩子。“认出来了,好像我家的小孩,眼睛和嘴巴都很像,特别是嘴巴。”欧阳国旗说。
未完待续:梅姨仍在逃
虽然9名被拐儿童都已找回,但“梅姨案”仍未完全告破。那个神秘的“梅姨”,至今仍逍遥法外。据警方透露,“梅姨”的真实身份和下落仍然是一个谜。
“虽然9名被拐孩子都回家了,但‘梅姨’至今仍下落不明。所以接下来我们会和专案组继续追下去,直到‘梅姨’被绳之以法。”申军良说。
“梅姨案”的侦破过程,见证了中国打拐行动的艰难与进步。从最初的线索稀缺,到如今科技助力下的精准寻人,这起案件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折射出社会对儿童安全的重视程度。
“梅姨案”的最终结局尚未到来,但9个家庭的团圆,已经为这段漫长而艰辛的寻亲之路画上了温暖的句号。这不仅是科技发展的胜利,更是人性光辉的体现。让我们期待“梅姨”早日落网,让正义得到最终的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