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浙江各地春节喜庆标语大盘点:从非遗活动到民俗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浙江各地春节喜庆标语大盘点:从非遗活动到民俗文化

引用
7
来源
1.
https://www.xunke.gov.cn/xkx/c100747/202501/c11_319130.shtml
2.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42970&sid=11
3.
https://news.hangzhou.com.cn/zjnews/content/2025-01/11/content_8839966.htm
4.
https://news.hangzhou.com.cn/zjnews/content/2025-01/24/content_8849155.htm
5.
http://www.hn.chinanews.com.cn/news/kjww/2024/0125/487741.html
6.
http://www.zjwmw.com/ch123/yxctwh/
7.
http://www.zjwmw.com/ch123/system/2025/01/23/034866414.shtml

2025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浙江各地纷纷推出特色活动和喜庆标语,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从杭州的铁艺画到衢州的剪纸,从余杭的踩街巡游到嘉兴的非遗小吃,各地的非遗文化与传统民俗交相辉映,展现出浙江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

01

杭州:铁艺画里的蛇年祝福

在杭州临平区,非遗传承人厉柏海正在制作蛇年生肖铁艺画。剪、敲、焊、拼……不一会儿,两条蜿蜒灵动的蛇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这幅作品将“2025”字样与“蛇年大吉”巧妙结合,既展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又传递了新年的美好祝福。

02

衢州:剪纸里的红火日子

在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廿里村的剪纸工作室里,村民们在非遗传承人王金娣的指导下,学习剪纸技艺。一张正方形的红纸,经过多次折叠和精心裁剪,变成了一幅幅寓意吉祥的剪纸作品。王金娣说:“剪纸讲究的是寓意,预示我们来年像这个红纸一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03

余杭:踩街巡游里的非遗盛宴

杭州余杭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俗“踩街”活动。来自12个镇(街)的24支队伍,带着各自的“看家本领”——高头竹马、鸬鸟鳌鱼、竹节龙等,在走街串巷中演绎一场场视觉盛宴。其中,鸬鸟镇的鳌鱼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灯头如龙,灯身如鱼,寓意吉祥如意。

04

嘉兴:非遗小吃里的江南年味

在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三建村,村民董雨强正在忙碌地制作松糕。这种印着红花、口感绵密软糯的松糕,是嘉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董雨强不仅传承了传统技艺,还创新地将方糕改为圆糕,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让这份传统美味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05

青田:越剧“村晚”里的文化传承

在丽水市青田县海溪乡西园村,一场场越剧“村晚”正在热闹上演。越剧团连续5天为村民带来10场大戏,演员们婉转的唱腔、悠扬的曲韵、璀璨的服饰,无不绽放独特的光彩。这种家门口的“非遗”秀,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越剧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06

各地春节喜庆标语大盘点

除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浙江各地的春节喜庆标语也各具特色。比如:

  • 逊克县自然资源局的“欢乐蛇年,和谐自然”
  • 宁波的“金兔送福春来到,欢欢喜喜过大年”
  • 绍兴的“茶碗茶”待客传统,加上橄榄和金桔的点缀
  • 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点火庆祝的习俗

这些标语和民俗活动,共同构成了浙江春节文化的独特风景。它们不仅体现了浙江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更展现了浙江春节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这个首个“非遗版”春节里,浙江各地的非遗活动和民俗文化正在以新的方式焕发生机。它们不仅是传统节日的点缀,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让我们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浓浓的年味,迎接新年的到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