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古建》走进河北正定,到隆兴寺领略宋式美学
《传世古建》走进河北正定,到隆兴寺领略宋式美学
河北正定隆兴寺是中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北宋建筑群,被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从摩尼殿到倒坐观音,从转轮藏殿到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像,每一处建筑都凝聚着宋代匠人的智慧与匠心。
走在河北正定的老城区,一眼望去,便可观赏"半部中国建筑史"。十多座跨越唐宋至明清的古建筑静静伫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隆兴寺。
摩尼殿:藏在古建筑里的东方浪漫
正定隆兴寺的摩尼殿堪称古建瑰宝。这座建筑以复杂形制屋顶闻名于世,其重檐歇山顶搭配罕见的"四出抱厦",形成现存中国古建实例中十分少见的十字布局,被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1932年,梁思成初见便为之惊叹,直言"只在宋画中见过"。它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作《金明池争标图》里的水心殿相似,抱厦屋顶将"山花"扭转朝前,别具韵味。"山花"处的"悬鱼"构件精美别致,不同样式的"悬鱼"图案藏着古人美好的期许。
五彩悬塑倒坐观音:鲁迅书桌上的"东方美神"
15.7米宽、7.5米高的悬塑中央是3米多高的倒坐观音,两旁白象青狮相伴,周围罗汉、天神踏云守护。不同于常见造像的威严,观音坐姿自然洒脱,尽显宋人自在随心的美学风尚。1923年,鲁迅在王府井附近的照相馆偶然间购得五彩悬塑倒坐观音照片,被其精致、典雅与祥和之态惊艳,称赞其为"东方美神"。这张照片至今仍放在北京鲁迅故居的书桌上。
转轮藏殿:"旋转书架"背后的惊喜发现
隆兴寺转轮藏殿内转轮藏的重檐之下约有56朵斗拱,其中有《营造法式》中记载的最高等级"八铺作",结构严谨,巧夺天工。这个发现让梁思成兴奋不已,于这一方小巧亭阁之中,竟邂逅等级最高的斗拱。《传世古建》借大场景扫描技术和三维动画,多维度展示转轮藏的精妙结构与"八铺作"的复杂工艺。巨大的圆形转轮藏如何放入方形的楼阁内?又是凭借哪种精妙设计实现轻巧旋动?这些都将在节目中一一揭秘。
宋代"超级工程":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像
高达21.3米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像带来另一种震撼,矗立在2.25米高的石质须弥座上,相当于七层楼高,堪称中国古代最高的铜铸造像,代表着宋代铜铸技术的巅峰。1942年,日军侵占正定,妄图运走这尊稀世珍宝,对隆兴寺众人威逼恐吓。在此危急时刻,来自北平建筑界的程宽、刘世铭挺身而出,毅然担起修复大悲阁的重任,不顾个人安危,守护民族瑰宝。
本周日22:00,CCTV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传世古建》第二期,将带你走进千年古刹隆兴寺,领略宋式建筑的绝代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