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巴蜀 心系人民——邓小平辉煌人生追忆
荣耀巴蜀 心系人民——邓小平辉煌人生追忆
邓小平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也是四川人民的骄傲。他的一生与四川这片热土紧密相连,从投身革命到领导建设,再到设计改革,为四川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四川广安。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投身中国革命,是四川革命者超群绝伦的先锋
近代以来,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邓小平在16岁时离开四川,投身革命事业。1935年长征时,他首次以家乡人的身份回到四川,担任《红星》报主编等职,用各种方式宣传鼓动,激励红军战士克服艰难险阻。
1949年,邓小平率第二野战军解放大西南,彻底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割据西南的企图,使四川人民迎来了解放和新生。他是四川革命者中超群绝伦的先锋。
领军中国建设,是四川建设者开荒拓地的总指挥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主政大西南,领导四川各地建立起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四川经济,推进文教事业发展,为四川培养锻炼了大批干部与人才。
他对四川的工业建设给予了特别关注,支持石油部在川中展开石油大会战,调研视察了大量三线建设项目基地。他对四川农业建设也十分关注,多次到农村调研视察,强调四川要树立“农业第一”的思想。
设计中国改革,是四川改革者无比坚强的后盾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支持四川率先进行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支持四川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拉开了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
他对四川的现代化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如支持三峡大坝、二滩水电站的建设等。改革开放初期的四川率先全国的农村和城市改革,无一不是在邓小平的支持与鼓励下进行探索和实践的。
热爱中国人民,是四川家乡人忠实柔情的赤子
邓小平对四川家乡的热爱体现在多个方面:他11次回四川视察和指导工作,关注人民生产生活,重视家乡生态环境,热爱家乡文化。他对家乡的关心和支持,体现了他对人民的深情厚谊。
邓小平的一生与他的家乡紧紧连在一起,四川人民如同他热爱四川一样热爱他。他为四川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四川的先行者,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四川的奠基者,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四川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