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仿制药效果媲美原研药?30万患者临床研究给出答案
集采仿制药效果媲美原研药?30万患者临床研究给出答案
近日,一项覆盖30万患者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传来重磅消息:63种国家集采中选药品经过真实世界研究验证,结果显示仿制药与原研药临床效果相当。这一研究涉及全国近百家三级甲等医院,为集采药品的质量和疗效提供了有力证据。
自2018年启动以来,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已走过近五年历程。这一政策旨在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用药负担。然而,随着集采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其质量和疗效是否能与原研药媲美,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为确保集采药品的质量,国家药监部门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所有集采药品必须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这一评价标准与原研药保持一致。此外,药监部门对中选药品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两个全覆盖,确保“降价不降质”。
临床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以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为例,该药在集采后价格从每盒500多元降至6元,但其疗效并未打折。盐城东台市的李大姐因肝炎需要长期服用恩替卡韦,她表示:“换药不仅减轻了我的经济负担,治疗效果也很好,病毒载量有效下降。”
在肿瘤治疗领域,集采同样带来了显著变化。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治疗白血病的“天价药”伊马替尼,原价每盒超过1万元,经过集采后降至600元。江苏无锡的张大爷因此得以持续用药,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除了价格优势,集采药品在临床效果上也表现出色。最新研究显示,无论是降压药、抗肿瘤药还是降糖药,集采中选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在治愈率、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集采政策不仅大幅降低了药品价格,更推动了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江苏等省份已开展的国家和省集采药品累计达736个品种,平均降价超50%,相关患者的购药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随着集采政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患者将享受到质优价廉的药品。这不仅缓解了“看病贵”的问题,更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