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最新推荐:这些情况下需佩戴口罩
世卫组织最新推荐:这些情况下需佩戴口罩
当前,全球正处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流行季。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流感病毒阳性率快速上升,北方省份上升略明显,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此外,人偏肺病毒、鼻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也呈现不同程度的流行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正确佩戴口罩不仅是个人防护的重要措施,更是防止疫情扩散的有效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口罩佩戴发布了最新指南,强调在以下情况下应全程佩戴口罩:
就医过程中:无论是患者还是陪同人员,在医院等医疗场所应全程佩戴口罩,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人群密集场所:在商场、影院、剧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建议佩戴口罩,特别是在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飞机、火车、地铁、公交车等密闭空间内,由于人员流动性大、接触频繁,建议全程佩戴口罩。
正确佩戴口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口罩清洁:佩戴前和摘下口罩前后都要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外表面。
确保口罩覆盖口鼻和下巴:口罩上缘的金属条要按压至贴合鼻梁形状,下缘要完全覆盖下巴,确保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
避免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建议使用时间为4至6个小时,如果发现明显潮湿或脏污,应及时更换。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口罩佩戴上仍存在一些误区:
口罩拉至下巴处:这种做法会增加传染风险,因为口罩外表面可能附着病原体,触摸或调整时容易造成污染。
佩戴透明口罩:市面上一些“透明口罩”并不能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正规的医用口罩是通过材料来通气并阻隔飞沫,而塑料材质既不能通气,也无法过滤病毒颗粒。
特殊人群长时间佩戴:严重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不适合长时间佩戴口罩,因为这会增加呼吸阻力,可能引发或加重旧疾。
针对不同人群,口罩佩戴也需区别对待:
老年人:由于基础性疾病患病率较高,选择口罩时应考虑呼吸舒适度,同时注意佩戴时间不宜过长。
儿童:应选择适合儿童脸型的口罩,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确保正确佩戴。
孕妇:建议选择材质柔软、透气性好的口罩,避免长时间佩戴。
在当前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共同流行的形势下,科学佩戴口罩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措施。我们不仅要重视口罩的佩戴,更要掌握正确的佩戴方法,避免陷入防护误区。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合理膳食、适度运动,也是提高免疫力、抵御病毒侵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