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对人生,让血压不再“激动”——情绪管理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笑对人生,让血压不再“激动”——情绪管理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从一个真实的案例说起
72岁的张奶奶最近遇到了点麻烦。她的老伴因为生病住院了,张奶奶总是睡不好觉,又跟着担心、焦虑,总觉得头晕。到医院一测血压,医生都吓了一跳:170/100毫米汞柱!要知道,张奶奶平时的血压一直控制得很好,都在120~130/70毫米汞柱之间。医生告诉张奶奶,她这次血压升高跟焦虑情绪有关,要调节不良情绪,定期监测血压、合理用药。
情绪如何影响血压?
你可能会问,情绪和血压有什么关系?其实,它们的关系可大着呢!当我们感到焦虑、暴躁时,身体会启动“战斗或逃跑”反应,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这会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自然就上去了。更糟糕的是,不良情绪还会诱使体内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这些激素也具备收缩血管的功能,让血压进一步升高。
而且,容易暴躁、焦虑的人往往还有不少“坏习惯”,比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熬夜等。这些坏习惯同样是高血压的帮凶。一个人如果长期情绪消极、抑郁,经常失眠、睡眠质量差,也非常容易出现高血压。还有一部分人长期从事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工作压力增大,或者经常超负荷工作,也容易发生高血压。
如何管理情绪,让血压“冷静”下来?
放松训练:给心灵放个假
高血压患者可以尝试进行深呼吸、冥想和瑜伽等放松训练。研究显示,这些方法能够缓解焦虑情绪,从而降低血压。每天抽出10-15分钟,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让思绪慢慢平静下来。你也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舒缓心情。
适量运动:让快乐激素流淌
适量运动不仅能帮助我们保持健康体重,还能促进内啡肽的分泌,这是一种能让我们感到快乐的激素。在户外运动时,呼吸新鲜空气,身体出出汗,情绪会更加积极。如果没有办法规律地运动,尽可能在工作的间隙活动一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也能让精神处于放松状态。
良好作息:给身体一个规律的节奏
熬夜和过度劳累会让心情更加糟糕,不如给自己设置一个固定上床休息的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质量好了,血压也会降下去。如果有睡眠时打鼾的情况,需要到呼吸科或睡眠科就诊,因为严重的鼾症也会引起高血压。
学会释放压力:别让心灵超载
找到适合自己的压力释放方式,比如和朋友聊聊天、听听音乐、看看电影,或者干脆大喊几声。记住,压力就像电脑的缓存,定期清理才能运行得更顺畅。
饮食调理:从舌尖到心头的呵护
合理膳食不仅能控制血压,还能改善心情。多摄入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食物,尽量不要吃油炸、烧烤类食物,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矿物质的食物。肠胃舒服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情。
从“心”开始,重获健康
通过张奶奶的故事,我们看到了情绪管理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高血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忽视。从今天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压力,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记住,笑一笑,十年少,情绪好了,血压自然也就稳定了。让我们用一颗平和的心,加上一点幽默感,共同对抗高血压,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