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霍尔果斯口岸成中哈贸易新引擎
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霍尔果斯口岸成中哈贸易新引擎
2024年,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中欧(中亚)班列通行数量达8730列,同比增长12.5%,过货量1208.4万吨,同比增长10.9%,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哈贸易的蓬勃发展,以及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枢纽作用日益凸显。
高速增长: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平均每2个小时就要完成一列入境返程班列的换装”,这是霍尔果斯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于荣给出的一组惊人数据。随着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的爆发性增长,霍尔果斯口岸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欧洲的重要物流通道。
为了应对快速增长的货运需求,霍尔果斯口岸实施了一系列扩能改造措施:铁路口岸站场区内新增货物换装线1对,新增、延长到发线10条,班列运输组织能力提升30%以上。同时,口岸积极协调海关、铁路等部门协同作业,推广铁路快通申报模式,有效提高通行效率。
霍尔果斯海关副关长陈鹏德介绍,通过持续优化通关流程,现在每天通行的班列数量都保持在20列以上,通关时间压缩了60%。截至目前,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班列线路总数已达85条,辐射境外18个国家45个城市和地区,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黄金通道”。
创新驱动:打造跨境贸易新高地
在霍尔果斯中哈商贸展洽会上,国内外200余家企业聚集一堂,共觅合作商机。10余家中哈企业代表围绕农副产品、食品、新能源商品车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作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国际跨境贸易合作区,中哈合作中心不仅让两国国民和第三国国民无须签证即可出入,实现面对面商贸洽谈和商品交易,更吸引了星级酒店、餐饮娱乐、商业设施、金融服务等领域重点项目近30个,入驻商户达3500余家,成为中哈两国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正在霍尔果斯蓬勃发展。在中哈合作中心义乌国际商贸城里,跨境直播团队通过7种外语的直播介绍,将上万种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售到中亚甚至欧洲。2023年,这支跨境直播团队在海外市场圈粉300万人以上,直播带货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
政策引领:构建开放新高地
霍尔果斯片区依托跨境合作及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优势,正全力打造跨境经贸投资合作新样板。皮履屏说,霍尔果斯将大力建设国际商品集采中心,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抓手,通过跨境电商和跨境直播,促进线上线下同步交易,努力打造亚欧枢纽上的国际商品交易市场和国际物流集散地。
金融创新持续深化
“新开通的个人离岸金融业务,不仅大大缩短了汇款时间,还简化了汇款流程,非常方便和快捷,节约了资金成本。”3月3日,哈萨克斯坦阿鲁占商行中方授权委托人徐金明说。
近日,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出台《中国建设银行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分行个人创新账户实施细则(2024)暂行版》。根据这一细则,在中哈合作中心和霍尔果斯边民互市贸易区的外籍商户,可在该分行申请办理个人人民币创新账户,账户绑定POS机后,可接收中方客户支付的人民币货款,实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该政策将进一步提高霍尔果斯边民互市贸易跨境结算的便利性和合规性,拓展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政策的应用场景。
霍尔果斯片区全面启动建设后,快速推进实施一系列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增强的功能有力激发了各方投资热情。2023年11月3日,哈萨克斯坦中央信贷银行落户中哈合作中心。
依托政策支持及与邻国共同协商建立的沟通机制和管理架构,目前霍尔果斯实现了区内人员、商品等要素的高度自由流动,以及邻国货币现钞调运、吸收离岸人民币存款等系列金融领域创新。
2024年1月10日,新疆银行霍尔果斯市支行开业。至此,霍尔果斯辖区已落户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18家;股权投资、创业投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兴金融企业共840家。
各类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企业的聚集,在霍尔果斯辖区内形成了横跨不同行业、不同业态、多层次的金融生态圈。“多元化的产品可以满足实体企业贷款、股权融资、保险等多元化金融需求,加速了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企业成长。”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杰说。截至去年末,霍尔果斯市银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51亿元,同比增长21.5%。
未来可期:打造亚欧枢纽新地标
根据《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功能划分,霍尔果斯片区依托跨境合作及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优势,正全力打造跨境经贸投资合作新样板。皮履屏说,霍尔果斯将大力建设国际商品集采中心,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抓手,通过跨境电商和跨境直播,促进线上线下同步交易,努力打造亚欧枢纽上的国际商品交易市场和国际物流集散地。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霍尔果斯口岸正从昔日的边陲小镇,蝶变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物流枢纽。未来,这里不仅将继续发挥中欧班列的通道作用,更将依托政策创新和产业升级,打造成为亚欧大陆的经贸合作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