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王清海:高血压的病因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
中医王清海:高血压的病因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病因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这些因素会损伤机体,导致气血虚损、五脏功能不足和阴阳失调。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王清海通过一个具体的治疗案例,详细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和效果。
最近,众多粉丝朋友在后台频繁留言,希望我能多谈谈高血压这一话题。其实,在此之前,我已经为大家分享了不少关于高血压的调治方法。今天,再次响应大家的需求,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高血压。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在中医的视角下,高血压的主要病因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以及先天禀赋不足等,这些因素会损伤机体,导致气血虚损、五脏功能不足和阴阳失调。中医根据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常常将其归类为“眩晕”、“头痛”等病症进行论述。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类证治裁》则说:“肝胆乃风木之脏……震眩不定。”中医将高血压分为多种证型,因此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要辨证论治,即使有时患者朋友可能不太理解,我也会耐心地嘱咐大家。
记得之前有一位56岁的患者,五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头晕、头疼的症状。起初,他以为是劳累所致,并未过多在意。后来一查,才发现是高血压。这几年来,虽然断断续续在用药,但效果一直不佳,于是他想尝试其他治疗方法。经过详细了解,患者除了头晕、偶有头痛外,还伴有腰膝酸软乏力、失眠、口苦咽干、盗汗、心悸感以及大便干等症状。观察其舌脉,发现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经过分析,我认为患者的病症属于肝肾不足、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因此,治疗应以滋肝养肾、平肝潜阳为主。于是,我为他开了一张方子:包含葛根、生地、茯神、草决明、石决明、地骨皮、益母草、枣仁、夏枯草、当归、丹皮、川牛膝、杜仲、桑寄生、天麻等药物。
患者服用半个月后,头晕、头痛、失眠、心悸等症状明显减轻,血压也有所下降。随后,我根据他的病情变化,对方子进行了微调,并继续让他服用了一段时间。最终,他的所有症状都得到了缓解,血压也逐渐稳定下来。在后续巩固治疗的同时,我也建议他调整生活方式。随访半年,他的症状未再复发。这张方子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其中的药物各司其职:葛根和生地能够滋阴生津,生地还有滋补肝肾的效果;天麻和石决明则能平肝潜阳、熄风;益母草活血;夏枯草清肝泻火。当归、丹参、丹皮补气、活血养血、养肝;杜仲和桑寄生补益肝肾;白芍柔肝止痛;陈皮和菊花则能理气化痰。
专家介绍:
王清海,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广东省名中医,现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馆坐诊。擅长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血管狭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各种心肌病,胸闷胸痛、心悸失眠、气喘咳嗽、眩晕头痛、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