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临安宝藏:钱镠墓与康陵的秘密
探访临安宝藏:钱镠墓与康陵的秘密
在杭州临安区的山水之间,静静地躺着两座见证历史的陵墓:钱镠墓和康陵。它们不仅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重要文化遗产,更是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和工艺美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吴越国的开创者与守护者
钱镠(852-932),字具美,杭州临安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在唐末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的背景下,钱镠凭借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逐步统一了今浙江全境及江苏、福建部分地区,建立了吴越国。他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使吴越国成为东南地区最富庶的政权之一。
康陵的主人是钱镠的王后马氏。她不仅是钱镠的伴侣,更是他治理国家的重要助手。马氏出身名门,知书达理,以其智慧和仁慈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她的去世,对钱镠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钱镠墓:闹市中的帝王陵
钱镠墓位于临安区锦城镇太庙山南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葬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积约40亩。墓前有神道,两侧排列着华表、石马、石羊等石刻,彰显着帝王陵墓的威严。
然而,这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却多次遭遇盗掘。最引人注目的是2021年的盗掘案,犯罪分子利用地遁技术,从闹市区的出租屋挖地道进入墓室。虽然最终警方抓获39名涉案人员,追回223件珍贵文物,但这一事件也暴露了文物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
康陵:地下的艺术宝库
康陵位于临安区玲珑镇,是钱镠王后马氏的陵墓。与钱镠墓相比,康陵的地面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其地下结构保存完好。墓室为砖廊石室结构,分为前、中、后三室。前室有精美的壁画,后室刻有天文图,四壁装饰着石刻浮雕和彩绘的牡丹图案。
1997年初,康陵的考古发掘成为浙江五代考古的重要发现。墓内出土了40余件秘色青瓷器和70余件(组)玉器。这些玉器工艺精湛,包括玉雕龙、组合式玉雕鸳鸯等艺术品,以及玉篦脊等实用品。其中,玉雕龙呈扁薄的不规则三角形,两面雕刻,辅以透雕,栩栩如生;组合式玉雕鸳鸯则以立体圆雕形式展现,通过铜丝连接固定翅膀,造型极为生动。
历史的见证与文化的传承
钱镠墓和康陵不仅是吴越国历史的见证,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体现了五代十国时期陵寝制度的特点,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和工艺水平。康陵出土的玉器和瓷器,更是研究晚唐五代时期工艺美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如今,这两座陵墓已成为吴越国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临安区正以钱王陵为基础,建设集科研、教育、休憩为一体的文化公园,让这些历史遗迹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然而,文物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钱镠墓的盗掘案提醒我们,必须加强文物保护力度,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完整保存,留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