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社交媒体:青少年自我认同与社交行为的双面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社交媒体:青少年自我认同与社交行为的双面镜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42075433_120012574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已深度融入青少年的生活,成为他们展现自我、结交朋友和获取信息的关键平台,对其自我认同与社交行为产生着深远且复杂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认同形成的关键阶段,社交媒体为这一探索过程提供了独特的空间。一方面,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照片、文字、视频等内容,青少年能够获得他人的点赞、评论和分享,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他们自我表达的肯定,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例如,一位热爱绘画的青少年在网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收获众多同龄人赞扬,从而更加确认自己绘画才能,明确了自己在艺术领域的价值和潜力,推动其自我认同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上丰富多样的信息和多元的价值观,拓宽了青少年认知边界,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文化观念,这有利于他们在对比和探索中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和认同的事物,进一步塑造独特的自我身份。

然而,社交媒体也为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带来诸多挑战。网络世界充斥着精心修饰的内容,呈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这容易让青少年在对比中产生焦虑与自我怀疑。看到同龄人在社交媒体上看似完美的形象、精彩的生活片段和优异的成就,部分青少年可能会觉得自己相形见绌,质疑自身价值和能力,陷入对自我认同的迷茫之中。而且,社交媒体上的评价体系有时是片面甚至是负面的,恶意评论、网络欺凌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对青少年脆弱的心理防线极具破坏力,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阻碍健康自我认同的形成。

在社交行为方面,社交媒体极大地扩展了青少年社交圈。以往受地域、学校等因素限制,青少年社交范围相对狭窄,而如今各种社交平台使他们能够轻松结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同龄人,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彼此生活、兴趣和想法,促进了信息交流与情感沟通,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的社交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线学习小组、兴趣社团群等虚拟社群让青少年因共同目标聚集,通过频繁互动完成任务、交流心得,增进彼此关系,也让他们学会如何在群体中表达自我、理解他人和协调合作。

但社交媒体也悄然改变了青少年线下社交模式和质量。过度依赖线上交流致使一些青少年在面对面沟通时出现障碍,他们更习惯于通过文字、表情符号表达情感,而在真实情境中解读他人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语气语调等非言语信息的能力逐渐弱化,出现社交技能退化现象。此外,“低头族” 现象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即便在朋友聚会等场合,他们也常常沉浸于手机社交媒体,忽视身边人的交流互动,使得现实人际关系变得疏离、淡漠,影响了社交情感的深度和稳定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其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和维持。

社交媒体宛如一把双刃剑,在助力青少年自我认同构建和社交拓展的同时,也暗藏危机与挑战。青少年应学会在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中找到平衡,善用社交媒体优势资源,同时家长、学校和社会也需共同努力,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和社交氛围,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自我、理性开展社交,让社交媒体成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有益助力而非阻碍。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