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刘良院士助力百禄桥镇:小枳壳种出乡村振兴“大产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刘良院士助力百禄桥镇:小枳壳种出乡村振兴“大产业”

引用
红网
10
来源
1.
https://moment.rednet.cn/content/646840/50/14004075.html
2.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1/534151.shtm
3.
https://ysg.ckcest.cn/html/details/8147/index.html
4.
https://ggzyjyzx.yangzhou.gov.cn/hjfzx/tpxw/art/2024/art_add4e494564643a2897bddff95d591f3.html
5.
https://m.douyin.com/share/video/7395432731238272319
6.
http://gdstc.gd.gov.cn/kjzx_n/gdkj_n/content/post_4460177.html
7.
https://www.nanjing.gov.cn/zdgk/202403/t20240311_4183006.html
8.
https://www.hanshou.gov.cn/zwgk/public/6616505/2581632551.html
9.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_org.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cid=658550361490982912
10.
https://www.hanshou.gov.cn/zwgk/public/6616505/1155570671.html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百禄桥镇,一个位于洞庭湖畔的小镇,近年来因“枳壳”这一中药材而声名鹊起。在刘良院士及其团队的科技支持下,这个传统的农业乡镇正经历着一场产业革命。

01

“院士经济”引领产业变革

2021年10月,湖南省“刘良院士专家工作站”在百禄桥镇揭牌成立。作为汉寿县本土走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长期从事中医药研究,曾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他的团队为百禄桥镇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和创新理念。

“这是我们本地籍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良院士去四川、益阳考察试验之后带给我们的新型枳壳苗,不仅刺少、易采摘,而且药用成分更高、抗性更好。”鸿日枳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余贵宝兴奋地介绍道。

02

产业规模迅速扩张

在院士工作站的指导下,百禄桥镇采取“院士基地+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迅速扩大枳壳种植规模。目前,全镇8个村(社区)已建立15块新品枳壳示范基地,总面积约1700亩,辐射周边种植面积达8500余亩。

2024年,百禄桥镇新品枳壳种植面积已达3000亩,年产鲜果约3000吨,产值约2000多万元。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产业链的完善。

03

科技创新提升产业价值

为了进一步提升枳壳产业的附加值,刘良院士团队推动了枳壳ISO国际认证体系参考标准制定工作。目前,这一标准已在澳大利亚悉尼完成体系答辩,这将为百禄桥镇的枳壳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新品种经过院士团队检测,它的药用价值和产量都比老品种高。而且方便老百姓采摘,没有无效成分。”基地管理员袁从前对新品种赞不绝口。

04

乡村振兴的“甜蜜果实”

枳壳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在百禄桥镇,许多农户通过种植枳壳实现了增收。“以前我们都是自己采摘自己销售,根本卖不了几个钱,自从院士基地和合作社成立之后,不管是栽种还是收购都有了保障,再也不怕好的枳壳卖不出去了!”村民陈世美感慨道。

此外,百禄桥镇还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乡村文化的建设。镇上不仅修建了高标准的群众文娱广场,还大力推动厕所革命、铺设污水管网,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05

未来展望:从“一产”到“三产”融合

百禄桥镇党委书记表示,下一步将按照“院士团队技术支撑+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继续扩大枳壳种植规模,同时引进深加工企业,开发枳壳系列产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我们要把百禄桥镇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枳壳小镇’,让枳壳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这位书记信心满满地说。

在科技的引领下,百禄桥镇的枳壳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镇,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