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的守护者
湖南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的守护者
一、地理位置与概况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境内,地处东经111°57′~112°17′、北纬28°47′~29°07′之间,总面积达30044公顷。作为长江中下游洪流的重要“承接器”,西洞庭湖具有强大的调蓄洪水功能,对维护湿地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二、生物多样性的天堂
西洞庭湖湿地公园生长着865种湿地植物、207种鸟类、114种鱼类,是世界上最大的苇荻群落之一。这里湖面宽广,水草繁茂,自古盛产鲤、鲢、鳜、鲭、鳊、鲫、银鱼、草鱼和龟、鳖等各种淡水鱼,称得上天然特种水产基地。湖洲上野生的绿色食品野芹菜、野藜蒿、芦笋和蓼米被誉为“洞庭四珍”。
据统计,全球三分之二的小白额雁选择在洞庭湖畔越冬。2024年洞庭湖越冬候鸟种类达367种,占全国种数三分之一,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等珍稀濒危候鸟种类、数量持续增加。
三、生态保护与修复
为了保护这片珍贵的湿地资源,湖南省和常德市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制度保障:出台《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洞庭湖保护条例》等法规,为湿地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项目实施:2022年,湖南省申报的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功入选“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获中央财政20亿元支持。常德市负责的3个生态环境类子项目中,澧水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全面完工,西洞庭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6%。
社会参与:湖南开展候鸟迁飞通道跨区域联合保护行动,建设候鸟保护站点91个。在湖南第43届“爱鸟周”上,湖南省林业局发布全省2024年“护鸟飞”志愿服务活动公益资助计划和爱鸟护鸟宣言。
四、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西洞庭湖湿地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更是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的重要节点。它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构建洞庭湖湿地乃至长江中下游湿地安全体系的战略要地。
未来,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生态修复工程的持续推进,西洞庭湖湿地必将焕发出更加勃勃生机,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