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九江美食之四十三:瑞昌山药
舌尖上的九江美食之四十三:瑞昌山药
瑞昌山药,这道源自江西九江瑞昌市的特色美食,不仅是一道普通的食材,更承载着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唐朝贡品到现代餐桌上的佳肴,瑞昌山药以其独特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初见瑞昌山药,那浅棕黄的外皮,带着泥土的质朴,犹如大地馈赠的珍宝。轻轻剥开外皮,洁白的茎肉展露眼前,细腻得如同羊脂玉,让人不禁心生爱怜。它的模样虽不张扬,却自有一种淡雅的气质,静静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历史渊源
瑞昌山药,有着五百多年的种植历史,宛如一位穿越时光的长者,默默见证着这片土地的过往变迁。早在唐朝,它就已成为朝廷的贡品,那时候的瑞昌山药,或许是宫廷盛宴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想象一下,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帝王将相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来自瑞昌的山药,被它那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所折服。瑞昌山药以其卓越的品质,在宫廷中赢得了一席之地,成为了贵族们餐桌上的珍馐。
明代隆庆年间的《瑞昌县志》中,更是明确记载了它作为当时重要物产的地位,也是婚庆喜宴上必备的佳肴。在那个时代,瑞昌山药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幸福、美满和繁荣。它见证了无数对新人的喜结连理,为他们的婚礼增添了一份喜庆和温馨。可以说,瑞昌山药在瑞昌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瑞昌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典故
据说,当年陶渊明路过瑞昌,当地百姓以山药款待。陶渊明品尝之后,对瑞昌山药的美味和独特口感赞不绝口。他在田园诗中所追求的那种自然、质朴的生活,与瑞昌山药所蕴含的大地气息不谋而合。陶渊明一生崇尚自然,追求简单而真实的生活。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而瑞昌山药正是这种田园生活的象征之一。它生长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吸收着大自然的精华,不经过过多的雕琢和修饰,却散发着最纯粹的美味。陶渊明的赞美,为瑞昌山药增添了一份文化的底蕴,也让后人更加珍视这一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生长环境
瑞昌的山水赋予了山药灵动的生命。这里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砂石含量少,中性或微碱性的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为山药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每年的 2 - 3 月份,便是山药播种的时节。农民们怀着期待与憧憬,将山药种块小心翼翼地埋入土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渴望,手中的动作轻柔而坚定。这些山药种块,就像是他们的希望之种,被他们用心地播撒在这片土地上。
经过春的滋润,大地渐渐苏醒。春雨如油,滋润着每一寸土地。山药在土壤中静静地生长,吸收着春雨的滋养,努力地扎根、发芽。春风拂过,带来了温暖和生机。山药的嫩芽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生命力。
农民们时常来到田间地头,查看山药的生长情况。他们看着那一片片嫩绿的新芽,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夏日的阳光炽热而强烈,照耀着大地。山药在这炎热的季节里,努力地生长着。它的根系不断地向下延伸,吸收着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叶子也变得更加繁茂,为地下的根茎提供着充足的养分。农民们在夏日里辛勤地劳作,为山药除草、施肥,确保它们能够茁壮成长。他们的汗水洒落在土地上,与山药一起,共同书写着丰收的篇章。
到了秋收冬藏之际,一根根山药带着泥土的气息与丰收的喜悦,被人们从土地中挖掘出来。那是一个充满喜悦和期待的时刻。农民们拿着工具,小心翼翼地挖掘着山药。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当一根根山药从土地中被挖出时,那浅棕黄的外皮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仿佛是大地给予人们的珍贵礼物。 瑞昌山药个头适中,皮色浅棕黄,光泽鲜亮,犹如一根根精致的艺术品。它的茎肉洁白、组织细密,粘液丰富,若是切开,那洁白的截面便如羊脂玉般温润细腻。无论是炒、爆、溜、汤等多种烹调方法,它都能完美适应,展现出独特的风味。
美食烹饪
清炒瑞昌山药,是最为家常却也最能体现其本味的做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薄片,放入热油锅中快速翻炒。只听得 “滋滋” 声响,山药片在锅中翻滚跳跃,不一会儿,便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撒上少许盐和葱花,那清新的香气便扑鼻而来。夹起一片放入口中,口感爽滑,带着微微的清甜,那是山药本身的味道,纯粹而自然,仿佛让人感受到了田野间的微风与阳光。这种简单的烹饪方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山药的原汁原味,让人品尝到了大自然的馈赠。
山药炖排骨,更是一绝。将排骨焯水去腥后,与山药块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姜片、葱段、料酒等调料,小火慢炖。随着时间的推移,锅中的汤汁渐渐变得浓郁,山药也吸收了排骨的肉香,变得更加醇厚。排骨的鲜嫩与山药的软糯相得益彰,吃起来让人回味无穷。这道菜不仅美味可口,还富含营养。排骨富含蛋白质和钙质,山药则具有健脾益胃、滋阴润燥的功效。两者搭配在一起,既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又为身体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而山药炒肉丝,则是将山药的脆爽与肉丝的鲜嫩完美结合,口感丰富,色彩搭配也十分诱人。先将肉丝炒熟,盛出备用。然后将山药切成丝,放入锅中翻炒。最后加入肉丝和调料,快速翻炒均匀即可。这道菜色香味俱佳,是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山药的脆爽与肉丝的鲜嫩相互交融,让人食欲大增。
药用价值
除了作为菜肴,瑞昌山药还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载:山药气味甘平无毒、除寒热邪气,长肌强阴,久服耳聪目明。《本草纲目》记述:山药可达肾泉、促脾胃、止泄痢、润皮毛。《中国药典》指出:山药能补脾胃、益肝肾,用于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老年尿频尿遗、遗精、白带增多等症。它就像是一位无声的守护者,默默为人们的健康贡献着力量。
当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艰苦的环境中,他注重养生,对山药也颇为喜爱。他或许曾听闻过瑞昌山药的美名,虽未能亲至瑞昌品尝,但山药的药用价值想必也在他的考量之中。苏轼的豁达与对生活的热爱,与瑞昌山药所带来的滋养和温暖,有着某种奇妙的契合。苏轼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在黄州期间,他积极面对生活,注重养生。山药作为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食材,自然引起了他的关注。虽然他未能品尝到瑞昌山药,但他对山药的喜爱,也从侧面反映了瑞昌山药的价值和魅力。
文化传承
在瑞昌的大街小巷,山药的身影随处可见。菜市场里,那一捆捆摆放整齐的山药,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主妇们精心挑选着,想着回家后如何用它为家人烹制出美味的菜肴。她们用自己的双手,将山药变成一道道美味佳肴,为家人带来温暖和幸福。而在餐馆中,瑞昌山药更是许多特色菜品的主角,让食客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瑞昌的独特风情。
对于瑞昌人来说,山药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伴随着他们成长,见证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在瑞昌人的记忆中,山药是妈妈做的那一道清炒山药的味道,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山药炖排骨的温馨画面,是家乡的味道,是爱的味道。即使远在他乡,瑞昌人也会时常想起山药的味道,那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
瑞昌山药也吸引着无数外地人前来品尝,让他们在领略瑞昌山药独特魅力的同时,也对这座小城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岁月流转,瑞昌山药始终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它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人们带来美味与健康。它就像一首悠扬的田园诗,吟唱着瑞昌的故事,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我们珍惜这来自大地的馈赠,品味瑞昌山药的美好,感受那岁月沉淀下的独特韵味。瑞昌山药已成为瑞昌的一张亮丽名片,向世界展示着这座小城的独特魅力。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