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推荐:低温等离子体治灰指甲新技术
中科院推荐:低温等离子体治灰指甲新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所黄青研究员团队在灰指甲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利用便携式脉冲空气等离子体射流(PP-CAPJ)处理指甲中的红色毛癣菌,揭示了其产生冲击波杀灭真菌的新机制。这一发现不仅为灰指甲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未来医疗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灰指甲治疗现状与挑战
灰指甲,医学上称为甲癣,是由真菌感染引发的指甲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真菌更容易滋生。目前,灰指甲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激光治疗等。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药物治疗需要长期使用,且效果因人而异;手术治疗虽然直接,但患者痛苦较大,恢复期较长;激光治疗虽然无创,但费用较高,且需要多次治疗。
新技术原理与实验结果
黄青研究员团队的研究聚焦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灰指甲治疗中的应用。他们使用便携式脉冲空气等离子体射流(PP-CAPJ)装置,对不同厚度的指甲中的红色毛癣菌进行处理。实验结果显示,用PP-CAPJ冲击波处理300次可以杀灭指甲模型上90%的红色毛癣菌。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PP-CAPJ装置可以在指甲表面产生大于1 MPa的瞬时压强。这种高压冲击波能够破坏指甲中红色毛癣菌的细胞膜,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这一发现揭示了低温等离子体治疗灰指甲的新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技术的优势与前景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低温等离子体治疗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该技术安全无创,患者痛苦小;其次,操作简单,易于在临床推广;再次,治疗成本相对较低,经济性好;最后,治疗效果显著,杀菌率高达90%。
这项新技术的出现,有望改变灰指甲的治疗格局。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临床应用的推广,低温等离子体治疗有望成为灰指甲治疗的首选方案。对于广大灰指甲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研究团队与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是跨学科合作的成果。黄青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共同推进了这项技术的研发。其中,便携式脉冲空气等离子体射流(PP-CAPJ)装置由安徽理工大学陈兆权教授提供,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持。
结语
灰指甲是一种常见的指甲疾病,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随着低温等离子体治疗技术的出现,灰指甲的治疗将迎来新的突破。这项新技术不仅安全、简单、经济且有效,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将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