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丽华领衔,揭秘2025央视春晚无障碍转播幕后故事
邰丽华领衔,揭秘2025央视春晚无障碍转播幕后故事
2025年央视春晚将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这一创新举措让数千万视听障碍人士也能同步欣赏到这场文化盛宴。在幕后,曾经的《千手观音》领舞邰丽华带领团队,用专业和爱心架起了一座传递情感、传播文化的“无形之桥”。
从《千手观音》到无障碍转播:邰丽华的20年春晚情缘
2005年央视春晚,邰丽华领衔的《千手观音》惊艳了世界。20年后,她再次登上春晚舞台,身份却从表演者变成了转播者。
“日子过得真快啊!这20年,真是一句话、两句话说不完。”面对记者的镜头,邰丽华感慨万千。《千手观音》的成功不仅是一个艺术成就,更改变了社会对残疾人的看法。“大家开始真正接受、尊重残疾人,甚至模糊了残疾人、健全人的标签隔阂。”
作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带领13位听障演员和4位手语老师,参与到这场史无前例的无障碍转播中。从歌舞到小品,从相声到戏曲,他们需要在四个多小时内完成全类型节目的手语翻译。
“对我们来说,有很多类型都是第一次尝试,尤其相声、小品,不仅要直译台词,还要‘二创’表演,让听障朋友感受其中的幽默感。”邰丽华介绍道。为了准确传达戏曲的神韵,演员们需要提前了解节目背景和寓意,通过“意译”的方式呈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创新背后的科技力量
此次无障碍转播融合了多项前沿技术。手语演员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置身”春晚演播大厅,竖屏多画面包装同步呈现春晚实况与手语画面。AI语音技术则实时制作字幕,确保听障人士能够及时获取信息。
在视障版转播中,导演组特别制作了音频解读,不仅包括节目内容的描述,还拓展了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让视障人士能够“听”懂春晚。
一座传递温暖的“无形之桥”
“面对突如其来的幸福,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只有去干、去练!”邰丽华用“幸福”来形容这段充满挑战的经历。她带领团队以学习的状态钻研、消化,力求将每个节目完整、直观地呈现出来。
在彩排现场,邰丽华被导演组的用心深深打动。“我可以感受到导演组是非常用心来做这台晚会的,他们用歌舞等艺术形式展示了过去一年的变化与美好。”她意识到,这场转播不仅要准确传达信息,更要传递春晚的喜庆氛围。
“春晚是综艺类晚会,面对的是千家万户,气氛是快乐、喜庆。因此,在手语的打法上,我们会根据歌词的意思、小品的上下文情节进行表现。对于戏曲类节目,我们不可能一一对照台词内容去翻译,而是将其中的含义通过多方位、立体化的角度来呈现,让听障朋友能够切身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无障碍转播的社会意义
这一创新举措引发了广泛好评。网友普遍认为,央视春晚推出“无碍”新举,流淌着人文温度,真切体现了对残障人士的关爱和体贴。
据统计,我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如何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文化成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春晚的无障碍转播不仅是一次技术创新,更体现了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包容和尊重。
邰丽华表示:“春晚推出无障碍转播,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是对听障、视障朋友尊重的一种最好的表达。我希望在未来,听障人士可以‘说话’,顺畅表达;视障人士能‘看见’世界;肢残伙伴可以‘自由’出行。”
从台前到幕后,邰丽华用她的艺术追求和人文情怀,为这场春晚增添了一份特别的温暖。正如她所说:“我们只不过是身体上、生理上有些不方便,表达、交流的形式不一样,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春晚的无障碍转播,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份节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