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苹果丰收季:乡村振兴的甜蜜果实
昭通苹果丰收季:乡村振兴的甜蜜果实
金秋时节,云南省昭通市近百万亩苹果正值采摘季,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2024年,昭通苹果预计产量达13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50亿元,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果农户均增收显著
在昭阳区洒渔镇,种植大户谢德兵正带领务工群众熟练地采摘成熟果子。他家种植的50亩苹果中,已有30亩投产,目前早熟和中熟苹果销售额已达40万余元。作为苹果产业技术能手,他还带领43户果农成立合作社,通过推广新技术,将1000余亩低产果园改造为精品示范园,每亩平均增产1000公斤、增收5000元。
洒渔镇全镇种植苹果13.1万亩,预计今年产量42万吨、综合产值30亿元。中秋节期间,市场购销两旺,每天有5000余吨苹果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据统计,洒渔镇有1.05万户果农年收入超过10万元。
科技赋能提升品质,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在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的苹果基地,10万亩集中连片种植的矮砧密植示范园迎来丰收。公司总经理李炳伟介绍,目前中早熟苹果销售接近尾声,10月底晚熟苹果将开始采摘,又将迎来新一轮用工高峰。
该公司固定用工300余人,采摘高峰期将增加临时用工上千人。2023年,公司支付临时用工工资达1300万余元。通过科技赋能,昭通苹果的品质和产量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7个苹果分选加工冷链物流园,配备308座气调库,并引进了苹果汁、苹果脆片、苹果蒸馏酒等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昭阳红”品牌效应凸显,国内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昭阳红”苹果品牌已连续三年入选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品牌的“10大名果”。2023年,全市苹果综合产值达130亿元,覆盖果农13.8万户52.7万人。昭通苹果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成功出口到东南亚地区。昭通千柔农业科技公司今年已接到5万吨订单,超过去年全年订单量。
产业链延伸带动就业,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冷链物流园生产车间,每小时可分选20吨苹果的分选线繁忙运转,4万吨库容的保鲜气调库满负荷运行。数百名务工群众在各个岗位上忙碌,从机器操作到叉车驾驶,从质检称重到贴标包装,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分选线机器操作工甄选麦已在公司工作4年,月工资从2600元增加到4200元。分选车间包装工李才琼表示,现在是生产旺季,加班次数多,月收入可达6000多元。她和丈夫、儿子都在这里工作,全家人年务工收入有10万多元。
农旅融合开辟新路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在洒渔镇巡龙村,当地依托万亩苹果园资源,积极探索“苹果+”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今年暑期,溪谷漂流项目投入试运行,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休闲避暑。该项目每人次收费39元,目前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带动15人就地就近就业。
昭阳区红苹果乡村旅游度假区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在鲁甸县桃源水库旁的尤家湾自然村,苹果园与湖景民宿、特色民居、儿童游乐园相映成趣,自2023年7月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综合旅游带动经营收入达210万元以上。
从种植到加工,从销售到旅游,昭通苹果产业正在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这颗“金果果”不仅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更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昭通苹果产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