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耳鼻喉科医生推荐:科学掏耳朵的正确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耳鼻喉科医生推荐:科学掏耳朵的正确方法

引用
淘宝网
8
来源
1.
https://mobile-phone.taobao.com/chanpin/03c320dfc475ee20e79b7da55045fc4cb064a4a44d689fd1c4f43fd2aceabfee.html
2.
https://mobile-phone.taobao.com/chanpin/417aea8c4b74cc3234763894d2a367cf.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60730
4.
https://www.beaconhospital.com.my/zh/news-events-zh/%E6%8E%8F%E8%80%B3%E6%9C%8D%E5%8A%A1%E5%88%AB%E4%B9%B1%E8%AF%95-%E7%94%A8%E8%BF%99%E4%B8%AA%E6%96%B9%E6%B3%95%E5%AE%89%E5%85%A8%E6%B8%85%E9%99%A4%E8%80%B3%E5%9E%A2/
5.
https://www.dz2yy.com/News/HTML/4793.html
6.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857236
7.
https://m.fybj.net/character_key/2024/xboy7Beg.html
8.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common-cold/expert-answers/plugged-ears/faq-20058092

你真的会掏耳朵吗?耳鼻喉科医生告诉你,正确的掏耳朵方法不是用棉签或挖耳勺。他们推荐使用滴耳剂,如过氧化氢、婴儿油、甘油或矿物油,将12滴滴入耳道内并保持12分钟,每日两次,睡前滴耳效果最佳。通常耳垢会在两周之内自己排出。如果仍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放下手中的棉签,让耳朵得到真正的呵护吧!

01

为什么不能随便掏耳朵?

很多人喜欢掏耳朵,觉得这样可以保持耳朵清洁,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可能弊大于利。耳鼻喉科医生指出,耳朵具有自我清洁功能,通常不需要频繁清理。如果使用不当,反而可能带来以下问题:

  1. 损伤耳道:尖锐的工具容易划伤耳道皮肤,导致感染。
  2. 鼓膜穿孔:过度深入可能损伤鼓膜,严重时甚至导致穿孔。
  3. 耳垢堆积:使用棉签等工具可能会将耳垢推得更深,造成堵塞。
  4. 引发感染:不洁净的工具可能导致细菌或真菌感染。
02

医生推荐的科学掏耳朵方法

方法一:使用滴耳剂

耳鼻喉科医生推荐使用滴耳剂来软化耳垢,让其自然排出。常用的滴耳剂包括:

  • 碳酸氢钠溶液:温和安全,适合大多数人群。
  • 双氧水:具有轻微的消毒作用。
  • 婴儿油、甘油或矿物油:可以润滑耳道,帮助耳垢脱落。

使用方法:

  1. 将头部倾斜,患耳朝上。
  2. 使用滴管将1~2滴滴入耳道内。
  3. 保持该姿势1~2分钟,让药液充分接触耳垢。
  4. 每日使用2次,最好在睡前使用。
  5. 通常耳垢会在1~2周内自然排出。

方法二:专业工具清理

如果耳垢较多或已经形成栓塞,建议到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清理。医生会使用以下工具:

  • 镊子:用于夹取松动的耳垢。
  • 耵聍钩:专门设计用于耳道清理的工具。
  • 吸引器:通过负压吸出耳垢。

这些工具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使用,不建议自行购买使用。

03

日常护耳小贴士

  1. 避免频繁掏耳朵:每周最多清洁一次,油耳人群可适当增加频率。
  2. 正确使用耳机:遵循“60-60”原则(音量低于60分贝,连续使用不超过60分钟)。
  3. 游泳或洗澡后无需立即掏耳:水分通常会自然蒸发,不要急于清理。
  4. 感冒时避免坐飞机:气压变化可能对耳部造成不适。
04

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耳朵持续瘙痒或疼痛
  • 听力下降或有堵塞感
  • 耳道分泌物异常
  • 耳朵进水后不适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清理方法。不要自行处理,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总之,科学掏耳朵的关键在于:温柔操作、适度清洁,并注意保护耳部健康。放下手中的棉签,让耳朵得到真正的呵护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