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金、K金、3D硬金、5G黄金、古法黄金……一次说清楚
足金、K金、3D硬金、5G黄金、古法黄金……一次说清楚
黄金是一种稀有且珍贵的金属,在购买黄金制品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足金、K金、3D硬金、5G黄金、古法黄金”等专业术语。这些术语究竟代表什么含义?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各种黄金的特点和区别。
足金
足金是指含金量达到99%以上的黄金材质,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黄金制品。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千足金、万足金的说法,不论“三个九”、“四个九”还是“五个九”,都只能算作足金。在典当或回收时,这些黄金的价格基本相同。
K金
K(Karat)是珠宝界的术语,用于计量黄金纯度。K前面的数字表示含黄金的不同比例,如9K、12K、14K、18K、24K等。理论上,纯金为24K(即100%含金量),但实际中不可能达到100%的纯度。我国规定,含量达到99.96%及以上的黄金才能称为24K金。市面上常见的18K金,金含量约为75%。我国规定黄金含量低于9K的首饰不能称为黄金首饰。
3D硬金
3D硬金的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缩写,意指三维图形。市面上见到的立体造型(或空心)黄金首饰大部分都是3D硬金。3D硬金的含金量在99.9%及以上,属于足金。它采用“电铸”工艺,提升了首饰的硬度,使其比普通黄金首饰更耐磨、不易变形刮花。
5G黄金
5G黄金是第五代黄金新工艺的产物,其生产过程结合了传统黄金与K金的两种生产技术,且全程采用无明火化工生产,确保黄金材料分子稳定。5G黄金具有良好的韧性,不易断裂,重量轻,硬度高,同时保持足金AU999的纯度,集成了黄金材料的硬度、纯度和质感。
古法黄金
古法黄金采用我国传统的加工黄金手法,包括花丝、錾刻、搂胎、锤揲、镶嵌、修金等工艺,其中不少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工艺需要匠人投入大量精力,制作时间通常是普通金饰的几十倍。古法黄金追求返璞归真的质感,哑光效果更显高级,与中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展现出独特的古韵之美。
总结来说,3D硬金、5G黄金、古法黄金虽然加工工艺不同,但只要纯度达标,本质上都是足金。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黄金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