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来了!这些习俗和养生秘诀,助你迎接生机勃勃的春天
立春来了!这些习俗和养生秘诀,助你迎接生机勃勃的春天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季的正式开始。2025年的立春将在2月3日22点10分到来,农历乙巳年一月六号。这个时间点,太阳到达黄经315°,意味着春天的序幕正式拉开。
立春民俗活动
迎春:祭祀土神与春神
立春之日,古人会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早在春秋时期,周天子就会率领三公九卿到东郊祭祀,祈求一年的丰收。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许多地方仍保留着祭祀土神和春神的习俗,通过占风向、望云气来预测一年的收成。
咬春:吃春饼与春卷
“咬春”是立春的重要习俗之一。古时人们会嚼食萝卜,寓意“咬得草根断,百事可做”。如今,这一习俗演变为食用春饼和春卷。春饼以面糊蒸制或烤制而成,可卷入葱丝、炒肉丝、豆芽、黄瓜丝等食材,口感清爽。春卷则更为多样,如豆皮春卷、豆沙春卷、鸭肉春卷等,需在平底锅中煎至酥脆。
打春:鞭打春牛
打春,又称“鞭春牛”或“鞭土牛”,是农耕文明的重要遗存。立春当天,人们会将泥塑的春牛打碎,以此提醒农民不误农时,及时播种。这一仪式寄托着人们对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期待。
踏青:春游与户外活动
立春之后,天气渐暖,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到郊外踏青游玩。踏青活动形式多样,包括放风筝、荡秋千、蹴鞠等。这些活动不仅让人们亲近自然,也促进了身心健康。
立春养生之道
衣着:下厚上薄
立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人体腠理开始打开,抵抗力相对减弱。因此,穿衣应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者更需谨慎。年轻人也应注意颈部、膝盖和脚部的保暖,采用“下厚上薄”的穿衣方式。
睡眠:早睡早起
春季是人体气血舒展的时节,建议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晚上应在11点前休息,早晨可到户外散步,放松身心。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达到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状态。
饮食:少酸多辛
立春后,饮食应以辛甘温性食物为主,如山药、春笋、韭菜等,以助阳气生发。应避免食用大热、大辛的食物,如羊肉、参、附子等,以防上火。同时,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如海鱼、虾、螃蟹等。
运动:适当舒展
立春时节适宜进行舒展运动,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经常伸展身体,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帮助阳气生发。此外,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轻柔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情志:保持平和
春季阳气上升,情绪容易波动。建议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急躁易怒,防止心气抑郁。通过调摄情志,使人体阳气得以顺畅宣达。
泡脚:祛寒助阳
立春后,晚上泡泡脚可以祛除体内积聚的寒气,助养阳气。泡脚时应注意水温不宜过热,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以身体感到暖洋洋为宜,避免大汗淋漓。
时令食物推荐
草莓:润肺补血
草莓被誉为“春天第一果”,富含各种营养素,能润肺、健脾、益气、补血,特别适合春季养生食用。
韭菜:补肾助阳
韭菜性温,具有补肾助阳、益肝健胃、固精提神等功效,是补充人体阳气的最佳食材。食用时应选择新鲜嫩韭,老韭菜含粗纤维较多,不易消化。
荠菜:清肝明目
荠菜可做饺子馅、煮粥或煲汤,味美可口且营养丰富。中医认为荠菜具有清肝调脾、和血利水、降压明目的功效。
春笋:清热化痰
春笋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的功效。其高纤维含量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是减肥佳品。
春卷:吉祥如意
立春吃春卷寓意吉祥如意、消灾去难。春卷内含新鲜蔬菜,营养价值高,且有迎接新春之意。
特别提示:2025年是“双春年”
2025年是一个特殊的“双春年”,即农历年内有两个立春节气。根据农谚“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这预示着当年冬天相对温暖。而“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则暗示着可能是个丰收年。无论是从气候还是收成来看,2025年的春天都值得我们期待。
立春的到来,不仅是一个节气的更迭,更是一年希望的开始。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为新一年的美好愿景播下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