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古诗哲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古诗哲学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5807488_121629408
2.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3fcab157c92de22cdf74e293c8dbd961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MNOOLA0556174L.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7A03CP400
5.
https://m.qidian.com/ask/qnjskwzfoqb
6.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711/18/44817964_1128527120.shtml
7.
http://m.cnwest.com/sxxw/a/2024/09/19/22788905.html
8.
https://www.goldbooknews.com/mob/articles/detail/x5z72z$9Z
9.
https://www.xiangshengfuyue.com/articles.php

《长安十二时辰》作为一部以唐朝长安为背景的悬疑剧,不仅以其紧张刺激的情节吸引了大量观众,更巧妙地融入了众多古诗词,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从李白的豪放不羁到杜甫的沉郁顿挫,再到王维的空灵淡远,这些古诗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古人的文学才华,还能从中汲取深刻的哲学智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启示。

01

古诗在剧中的具体运用

剧中对古诗的引用和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既有直接的吟诵,也有通过场景布置的间接展现,更有与剧情发展巧妙融合的例子。

例如,在第一集中,李必在靖安司中吟诵了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不仅展现了李必的文人气质,也为后续的边疆危机埋下了伏笔。

再如,剧中多次出现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与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相呼应,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和生命的短暂。

此外,剧中还通过灯笼、屏风等道具上的诗句,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如在某一场戏中,张小敬身处的房间内挂着一幅写有杜甫《春望》的屏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既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忧愁。

02

古诗的哲学内涵

这些古诗所蕴含的哲学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时间观: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则表达了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2. 生命观: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展现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认识,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则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3. 自然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自然的壮美,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 社会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体现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03

古诗与剧情的融合

古诗在剧中不仅仅是装饰,更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元素。例如,在某一场戏中,张小敬通过解读李白的《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破解了狼卫的藏身之处。这不仅展现了张小敬的智慧,也加深了观众对诗句的理解。

再如,剧中多次出现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与剧情的紧张氛围相呼应,强化了时间的紧迫感。当张小敬在最后一刻阻止了爆炸,屏幕上出现“朝如青丝暮成雪”的诗句时,观众不仅能感受到剧情的高潮,也能体会到时间的宝贵。

04

古诗的文化价值

古诗在剧中还承担着营造历史氛围、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通过古诗的引用,观众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唐朝的文化氛围,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例如,李必这个角色的塑造就离不开古诗的烘托。他不仅自己吟诵诗句,还经常与他人讨论诗文,展现了其作为文人的气质。而张小敬虽然身为军人,但在某些场景中也能吟诵诗句,体现了唐朝时期文武兼备的理想人格。

通过这些古诗,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古人的文学才华,还能从中汲取深刻的哲学智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启示。正如剧中所展现的那样,古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